卷第四百五十三 狐七
李自良
唐李自良少在兩河間,落拓不事生業,好鷹鳥,常竭囊貨,爲韝絏之用。馬燧之鎮太原也,募以能鷹犬從禽者,自良即詣軍門,自上陳。自良質狀驍健,燧一見悅之,置於左右,每呼鷹逐獸,未嘗不愜心快意焉。
數年之間,累職至牙門大將。因從禽、縱鷹逐一狐,狐挺入古壙中,鷹相隨之。自良即下馬,乘勢跳入壙中。深三丈許,其間朗明如燭,見磚塌上有壞棺,複有一道士長尺余,執兩紙文書立于棺上。自良因掣得文書,不復有他物矣,遂臂鷹而出。道士隨呼曰:“幸留文書,當有厚報。”自良不應,乃視之,其字皆古篆,人莫之識。明旦,有一道士,儀狀風雅,詣自良。自良曰:“仙師何所?”道士曰:“某非世人,以將軍昨日逼奪天符也,此非將軍所宜有,若見還,必有重報。”自良固不與,道士因屏左右曰:“將軍裨將耳,某能三年內,致本軍政,無乃極所願乎?”自良曰:“誠如此願,亦未可信,如何?”道士即超然奮身,上騰空中。俄有仙人絳節,玉童白鶴,徘徊空際,以迎接之。須臾複下,謂自良曰:“可不見乎?此豈是妄言者耶?”自良遂再拜,持文書歸之。道士喜曰:“將軍果有福祚,後年九月內,當如約矣。”于時貞元二年也。
至四年秋,馬燧入覲,太原耆舊有功大將,官秩崇高者,十餘人從焉,自良職最卑。上問:“太原北門重鎮,誰可代卿者?”燧昏然不省,唯記自良名氏,乃奏曰:“李自良可。”上曰:“太原將校,當有耆舊功勳者。自良後輩,素所未聞,卿更思量。”燧倉卒不知所對,又曰:“以臣所見,非自良莫可。”如是者再三,上亦未之許。燧出見諸將,愧汗洽背。私誓其心,後必薦其年德最高者。明日複問:“竟誰可代卿?”燧依前昏迷,唯記舉自良。上曰:“當俟議定于宰相耳。”他日宰相入對,上問馬燧之將孰賢,宰相愕然,不能知其餘,亦皆以自良對之。乃拜工部尚書,太原節度使也。(出《河東記》)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