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第四百三十二 虎七
南陽士人
近世有一人寓居南陽山,忽患熱疾,旬日不瘳。時夏夜月明,暫於庭前偃息,忽聞扣門聲,審聽之,忽如睡夢,家人即無聞者。但於恍惚中,不覺自起看之,隔門有一人雲:“君合成虎,今有文牒。”此人驚異,不覺引手受之。見送牒者手是虎爪,留牒而去。開牒視之,排印於空紙耳。心甚惡之,置牒席下,複寢。明旦少憶,與家人言之。取牒猶在,益以爲怪。
疾似愈,忽憶出門散適,遂策杖閑步,諸子無從者。行一裏餘,山下有澗,沿澗徐步,忽于水中,自見其頭已變爲虎,又觀手足皆虎矣,而甚分明。自度歸家,必爲妻兒所驚,但懷憤恥,緣路入山。經一日余,家人莫知所往,四散尋覓,比鄰皆謂虎狼所食矣,一家號哭而已。此人爲虎,入山兩日,覺饑餒,忽於水邊蹲踞,見水中科鬥蟲數升,自念常聞虎亦食泥,遂掬食之,殊覺有味。又複徐行,乃見一兔,遂擒之,應時而獲,即啖之,覺身輕轉強。晝即於深榛草中伏,夜即出行求食,亦數得獐兔等,遂轉爲害物之心。忽尋樹上,見一采桑婦人,草間望之。又私度:“吾聞虎皆食人,試攫之,果獲焉。食之,果覺甘美。”常近小路,伺接行人。
日暮,有一荷柴人過,即欲捕之。忽聞後有人雲:“莫取莫取!”驚顧,見一老人鬚眉皓白,知是神人。此人雖變,然心猶思家,遂哀告。老人曰:“汝曹爲天神所使作此身,今欲向畢,卻得複人身。若殺負薪者,永不變矣。汝明日合食一王評事,後當卻爲人。”言訖,不見此老人。此虎遂又尋草潛行。
至明日日晚,近官路伺候,忽聞鈴聲,於草間匿。又聞空中人曰:“此誰角馱?”空中答曰:“王評事角馱。”又問:“王評事何在?”答曰:“在郭外。縣官相送,飯會方散。”此虎聞之, 更沿路伺之。一更已後,時有微月,聞人馬行聲,空中又曰:“王評事來也。”須臾,見一人朱衣乘馬半醉,可四十餘,亦有導從數人,相去猶遠,遂於馬上擒之,曳入深榛食之,其從迸散而走。
食訖,心稍醒,卻憶歸路,去家百里餘來。尋山卻歸,又至澗邊卻照,其身已化爲人矣,遂歸其家,家人驚怪,失之已七八月日矣。言語顛倒,似沈醉人。漸稍進粥食,月余平復。
後五六年,遊陳許長葛縣。時縣令席上,坐客約三十餘人。主人因話人變化之事,遂雲:“牛哀之輩,多爲妄說。”此人遂陳己事,以明變化之不妄。主人驚異,乃是王評事之子也。自說先人爲虎所殺,今既逢仇。遂殺之,官知其實,聽免罪焉。(出《原化記》)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