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第四百八十一 蠻夷二
廩 君
李時,字玄休,廩君之後,昔武落鍾離山崩,有石穴,一赤如丹,一黑如漆。有人出於丹穴者,名務相。姓巴氏;有出于黑穴者,凡四姓:婂氏,樊氏,柏氏,鄭氏。五姓出而爭焉,於是務相以矛刺穴。能著者爲廩君,四姓莫著,而務相之劍懸。又以土爲船,雕畫之,而浮水中。曰:“若其船浮者爲廩君。”務相船又獨浮,於是遂稱廩君。 乘其土船,將其徒卒,當夷水而下,至於鹽陽。
水神女子止廩君曰:“此魚鹽所有,地又廣大,與君俱生,可無行。”廩君曰:“我當爲君,求廩地,不能止也。”鹽神夜從廩君宿,旦輒去爲飛蟲,諸神皆從,其飛蔽日。廩君欲殺之,不可別,又不知天地東西。如此者十日,廩君即以青縷遺鹽神曰:“嬰此即宜之,與汝俱生;不宜,將去汝。”鹽神受而嬰之。廩君至碭石上,望膺有青縷者,跪而射之。中鹽神,鹽神死,群神與俱飛者皆去,天乃開朗。
廩君複乘土船,下及夷城。石岸曲,泉水亦曲,望之如穴狀。廩君歎曰:“我新從穴中出,今又入此,奈何?”岸即爲崩,廣三丈餘,而階階相承。廩君登之,岸上有平石,長五尺,方一丈。廩君休其上,投策計算,皆著石焉。因立城其旁,有而居之。其後種類遂繁。秦並天下,以爲黔中郡,薄賦斂之,歲出錢四十萬。巴人以賦爲賨,因謂之賨人焉。(出《錄異記》)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