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太平广记

作者:宋·李昉等编著   发表时间:2025-08-18 07:37

目录

卷第四百三十五 畜獸二


  馬、虜中護蘭馬,五白馬也,亦曰玉面。諳真馬,十三歲馬也。以十三歲已下,可以留種。馬八尺。戎馬八尺,田馬七尺,駑馬六尺。瓜州飼馬以檳草,沙州以茨萁,涼州以勃突渾,蜀以稗草。以蘿蔔根飼馬,馬肥。安北飼馬以沙蓬狼針。大食國出解人語馬。悉怛國怛幹國出好馬。馬四歲兩齒,至二十歲,齒盡平。體名有輸鼠外鳧、烏頭龍、翅虎口。豬槽飼馬,石灰泥槽,汗而系門,三事落駒。回毛在頸,白馬黑毛,鞍下腋下回毛。左脅白毛,左右後足白,白馬四足黑,目下橫毛,黃馬白喙,旋毛在吻,後汗溝上通尾本,目赤睫亂及反睫,白馬黑目,目白卻視,並不可騎。夜眼名附蟬,戶肝名縣烽,亦曰雞舌。緣秩方言,以地黃甘草啖, 五十歲生三駒。(出《酉陽雜俎》)

  吐火羅國波訕山陽石壁上有一孔,恒有馬尿流出,至七月平旦,石崖間有石閣道,便不見。至此日,厭噠人取草馬,置池邊與集,生駒皆汗血,日行千里。今名無數頗梨,隨西域中浴,須臾即回。

  《圖記》雲:吐火羅國北有屋數頗梨山,即宋雲所雲波訕山者也。南崖穴中,神馬糞流出。 商胡曹波比親見焉。(出《洽聞記》)

  浴馬港,疏水流也。漢時,常有馬數百匹出其中。馬形皆小,似巴滇馬,遂名其孔爲馬穴。初得此馬,乘出沔水上浴之,遂名其處曰浴馬溉。沔頓宿,今名騎亭。三國時,陸遜攻襄陽,又值此穴中有馬十匹,遜載還建業。(出《洽聞記》)

  漢章帝時,蜀郡王阜爲益州太守,治化尤異。神馬四匹,出滇池河中。唐武德五年三月,景穀縣治西,水有龍馬,身長八九尺,龍形,有鱗甲,橫文五色,龍身馬首,頂有二角,白色,口銜一物, 長可三四尺。淩波回顧, 百余步而沒。(出《洽聞記》)

  西陵北陸行三十裏,有石穴名馬穴,常有白馬出此穴。人逐之,潛行出漢中。漢中人失馬,亦出此穴,相去數千里。今馬穴山在峽州夷陵。(出《洽聞記》)

上一页:

下一页:周穆王八駿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