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太平广记

作者:宋·李昉等编著   发表时间:2025-04-30 09:05

目录

卷第四百四十五 畜獸十二 猿中

孫恪


  廣德中有孫恪秀才者,因下第,遊於洛中。至魏王池畔,忽有一大第,土木皆新,路人指雲:“斯袁氏之第也。”恪逕往叩扉,無有應聲。戶側有小房,簾帷頗潔,謂伺客之所。恪遂褰簾而入。良久,忽聞啓關者一女子,光容鑒物,豔麗驚人,珠初滌其月華,柳乍含其煙媚,蘭芬靈濯,玉瑩塵清。恪疑主人之處子,但潛窺而已。女摘庭中之萱草,凝思久立,遂吟詩曰:“彼見是忘憂,此看同腐草。青山與白雲,方展我懷抱。”吟諷慘容。後因來褰簾,忽睹恪,遂驚慚入戶,使青衣詰之曰:“子何人,而夕向於此?”恪乃語以稅居之事。曰:“不幸沖突,頗益慚駭。幸望陳達于小娘子。”青衣具以告。女曰:“某之醜拙,況不修容,郎君久盼簾帷,當盡所睹,豈敢更回避耶?願郎君少佇內廳,當暫飾裝而出。”恪慕其容美,喜不自勝。詰青衣曰:“誰氏之子?”曰:“故袁長官之女,少孤,更無姻戚,唯與妾輩三五人,據此第耳。小娘子見求適人,但未售也。”良久,乃出見恪。美豔愈于向者所睹。命侍婢進茶果曰:“郎君即無第舍,便可遷囊橐於此廳院中。”指青衣謂恪曰:“少有所須,但告此輩。”恪愧荷而已。恪未室,又睹女子之妍麗如是,乃進媒而請之,女亦忻然相受,遂納爲室。袁氏贍足,巨有金繒。而恪久貧,忽車馬煥若,服玩華麗,頗爲親友之疑訝。多來詰恪,恪竟不實對。恪因驕倨,不求名第,日洽豪貴,縱酒狂歌,如此三四歲,不離洛中。

  忽遇表兄張閑雲處士,恪謂曰:“既久暌間,頗思從容。願攜衾綢,一來宵話。”張生如其所約。及夜半將寢,張生握恪手,密謂之曰:“愚兄于道門曾有所授,適觀弟詞色,妖氣頗濃,未審別有何所遇?事之巨細,必願見陳。不然者,當受禍耳。”恪曰:“未嘗有所遇也。”張生又曰:“夫人稟陽精,妖受陰氣,魂掩魄盡,人則長生;魄掩魂消,人則立死。故鬼怪無形而全陰也,仙人無影而全陽也。陰陽之盛衰,魂魄之交戰,在體而微有失位,莫不表白於氣色。向觀弟神采,陰奪陽位,邪幹正腑,真精已耗,識用漸隳,津液傾輸,根蒂蕩動,骨將化土,顔非渥丹,必爲怪異所鑠,何堅隱而不剖其由也?”恪方驚悟,遂陳娶納之因。張生大駭曰:“只此是也,其奈之何?”恪曰:“弟忖度之,有何異焉?”張曰:“豈有袁氏海內無瓜葛之親哉!又辨慧多能,足爲可異矣。”遂告張曰:“某一生邅屯,久處凍餒,因滋婚娶,頗似蘇息,不能負義,何以爲計?”張生怒曰:“大丈夫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!傳雲:‘妖由人興,人無釁焉,妖不自作。’且義與身孰親?身受其災,而顧其鬼怪之恩義,三尺童子,尚以爲不可,何況大丈夫乎?”張又曰:“吾有寶劍,亦幹將之儔亞也。凡有魍魎,見者滅沒。前後神驗,不可備數。詰朝奉借,倘攜密室,必睹其狼狽,不下昔日王君攜寶鏡而照鸚鵡也。不然者,則不斷恩愛耳。”明日,恪遂受劍。張生告去,執手曰:“善伺其便。”恪遂攜劍,隱於室內,而終有難色。袁氏俄覺。大怒而責恪曰:“子之窮愁,我使暢泰。不顧恩義,遂興非爲,如此用心,則犬彘不食其餘,豈能立節行于人世也?”恪既被責,慚顔惕慮,叩頭曰:“受教于表兄,非宿心也,願以飲血爲盟,更不敢有他意。”汗落伏地。袁氏遂搜得其劍,寸折之,若斷輕藕耳。恪愈懼,似欲奔迸。袁氏乃笑曰:“張生一小子,不能以道義誨其表弟,使行其兇險,來當辱之。然觀子之心,的應不如是。然吾匹君已數歲也,子何慮哉!”恪方稍安。

  後數日,因出,遇張生,曰:“無何使我撩虎須,幾不脫虎口耳!”張生問劍之所在,具以實對。張生大駭曰:“非吾所知也。 “深懼而不敢來謁。

  後十餘年,袁氏已鞠育二子。治家甚嚴,不喜參雜。後恪之長安,謁舊友人王相國縉,遂薦于南康張萬頃大夫,爲經略判官,挈家而往。袁氏每遇青松高山,凝睇久之,若有不快意。到端州,袁氏曰:“去此半程,江壖有峽山寺,我家舊有門徒僧惠幽居於此寺。別來數十年,僧行夏臘極高,能別形骸,善出塵垢。倘經彼設食,頗益南行之福。”恪曰:“然。”遂具齋蔬之類。

  及抵寺,袁氏欣然,易服理妝,攜二子詣老僧院,若熟其逕者。恪頗異之。遂將碧玉環子以獻僧曰:“此是院中舊物。”僧亦不曉。及齋罷,有野猿數十,連臂下于高松, 而食於生臺上。後悲嘯捫蘿而躍,袁氏惻然。俄命筆題僧壁曰:“剛被恩情役此心,無端變化幾湮沈。不如逐伴歸山去,長嘯一聲煙霧深。”乃擲筆於地,撫二子咽泣數聲,語恪曰:“好住好住!吾當永訣矣。”遂裂衣化爲老猿,追嘯者躍樹而去。將抵深山而複返視。恪乃驚懼,若魂飛神喪。良久撫二子一慟。乃詢於老僧,僧方悟:“此猿是貧道爲沙彌時所養。開元中,有天使高力士經過此,憐其慧黠,以束帛而易之。聞抵洛京,獻於天子。時有天使來往,多說其慧黠過人,長馴擾于上陽宮內。及安史之亂,即不知所之。於戲!不期今日更睹其怪異耳。碧玉環者,本訶陵胡人所施,當時亦隨猿頸而往。方今悟矣。”恪遂惆悵, 艤舟六七日,攜二子而回棹, 不復能之任也。(出《傳奇》)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