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第四百二十 龍三
釋玄照
釋玄照修道于嵩山白鵲穀,操行精愨,冠於緇流。常願講《法華經》千遍,以利於人。既講於山中,雖冱寒酷熱,山林險邃,而來者恒滿講席焉。時有三叟,眉須皓白,容狀瑰異,虔心諦聽。如此累日。玄照異之。
忽一旦,晨謁玄照曰:“弟子龍也,各有所任,亦頗勞苦,已歷數千百年矣。得聞法力,無以爲報,或長老指使,願效微力。”玄照曰:“今愆陽經時,國內荒饉,可致甘澤,以救生靈。即貧道所願也。”三叟曰:“召雲致雨,固是細事。但雨禁絕重,不奉命擅行,誅責非細,身首爲憂也。試說一計,庶幾可矣。長老能行之乎?”玄照曰:“願聞其說。”三叟曰:“少室山孫思邈處士道高德重,必能脫弟子之禍,則雨可立致矣。”玄照曰:“貧道知孫處士之在山也,而不知其所行,又何若此邪?”三叟曰:“孫公之仁,不可診度,著千金翼方,惠利濟於萬代,名已籍于帝宮,誠爲貴真也。如一言救庇,當保無恙。但長老先與之約,如其許諾,即便奉依。”即以拯護之方,授于玄照。玄照詣思邈所居,懇誠祗謁,情禮甚謹。坐定久之,乃曰:“處士以賢哲之度,濟拔爲心,今者亢陽,寸苗不植,嗷嗷百姓,焦枯若此,仁哲之用,固在於今。幸一開恩,以救危歉。”思邈曰:“仆之無堪,遁棄山野,以何功力,濟於人也?苟有可施,固無所吝。”玄照曰:“貧道昨遇三龍,令其致雨。皆雲,不奉上帝之命,擅行雨者,誅罪非輕。唯處士德尊功大,救之則免。特布腹心,仰希裁度。”思遜曰:“但可施設,仆無所惜。”玄照曰:“既雨之後,三龍避罪,投處士後沼中以隱。 當有異人捕之,處士喻而遣之,必得釋罪矣。”思邈許之。
玄照歸,見三叟于道左,玄照以思邈之旨示之。三叟約一日一夜,千里雨足,於是如期泛灑,澤甚廣被。
翌日,玄照來謁思邈。對語之際,有一人骨狀殊異,徑往後沼之畔,喑啞叱吒。斯須,水結爲冰。俄有三獺,二蒼一白,自池而出。此人以赤索系之,將欲挈去。思邈召而謂曰:“三物之罪,死無以贖。然昨者擅命,是鄙夫之意也,幸望脫之。兼以此誠上達,恕其重責也。”此人受教,登時便解而釋之,攜索而去。
有頃,三叟致謝思邈,願有所酬。孫曰:“吾山谷之中,無所用者,不須爲報。”回詣玄照,願陳力致效。玄照曰:“山中一食一衲,此外無闕,不須酬也。”三叟再爲請。玄照因言,前山當路,不便往來,卻之可否?三叟曰:“固是小事耳。但勿以風雷爲責,即可爲之。”
是夕,雷霆震擊。及曉開霽,寺前豁然,數裏如掌。三叟複來,告謝而去。思邈至道,不求其報,尤爲奇特矣。(出《神仙感遇傳》)
共有0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