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云笈七签第二部

作者:宋·张君房   发表时间:2024-12-28 22:07

目录

卷五十八诸家气法部三

尹真人服元气术


  夫人身中之元气,常从口鼻而出,今制之令不出,便满丹田,丹田满即不饥渴,不饥渴盖神人矣。是故人之始胎,不饮 不啄,不饮不啄,故无出入息,即元气复,元气复即长生之道 机也。所以然者,谓元气在丹田中,诸脏不隔,周流和布,无 所不通,以其外不入,内不出,全元气,守真一,是谓内真之 胎息也。始生之后则饮食,饮食之后即腑脏实,腑脏实即诸脏 相隔,诸脏相隔即丹田气亡其本也。居乎脏腑之上,行乎心胸 之中,数寸往来,安得长久?是以未终其分,已有枯首蹇足、 槁形丧气之患,所以至人有已见乎,故复其气,还其本,使得 延年长生者也。

  夫服元气,先须澄其心,令无思无为,恬澹而已。故知绝粒者,乃长生之径路;服气者,为不死之妙门。深信不疑,力 行无倦。经曰:绵绵若存,用之不勤。术曰:因其出息,任以 自然,而出未至半,口鼻俱关,徐徐而已,气即上行,即举首 以声咽之矣。仰息左,覆息右(其注在调气篇载),以气送通 下胃气(又云:以意引气,送之至胃,胃中气转流下方,至丹 田,丹田满即流达于四肢也),转下流至丹田,又从容如初咽 下。咽下馀息,息即丹田不隔,丹田不隔即入四肢,以意运行, 即流布矣。大底气息不欲出于玄牝,但令通流,须出皆须调适, 不得粗喘也。若隔气未达丹田,虽欲强为,终难致矣。是以初 服者皆多防满,但资少食,必在勤行,勤心行即气自流转,自 然之功著矣。所谓饮自然以御世,朝神以入微,始乎三五,成 乎七九,若斯道者,岂虚语哉!谓气入腹中,皆三处有隔。初 学之者,先觉胃中防满,噫气不休,但少食为之,即觉通于生 脏,后自觉到丹田,然始觉气周行身中,身中调畅,即神明自 然致矣。故须居于静处,剋意行之,功业若成,所在可也。如 其妄动,气即难行。初作之时,先覆仰,凡一日一夜,限取四 时。四时不亏,即气息相接,气息相接,即丹田实,丹田实, 即任意行之,中间停歇亦得。其四时,谓寅、午、戌、子时也。 用仰势法,低枕卧,缩两肩、两膝,伸两手著两肋;用覆势法, 以腹著床,以被搘胸,手足并伸。其仰咽,即令气从左下;覆 咽,令气从右下。咽气之时,皆令作声,有津液来,亦须别咽, 乃须出息气之。若用入息,即生风随入,不可不慎之。咽气中 间,即别任意休息,待心喘俱定,然后乃可复为之。初用气时, 必须安稳,坦然无事,气则流通。若心有所拘,即窒塞不流注 也。慎无疑虑,亦勿畏其败失,亦勿虑其不成,但谋进取,勤 勤之功,稍稍之效,自然至诚感神,神明自至矣。

  夫服气断谷,不得思食,未能自静,切须捺之。若渴或热,即煮薜荔汤,饮之即定。汤中著少生姜,或煎姜蜜汤亦得。如 觉心中满闷,即咬嚼些甘草、桂心、五味子等并妙。但服气不 失其节,即气自盈满,纵出入行人事,或对宾客语言谈话,种 种运为,百无妨废。及成之后,更不服气,气亦自足。穷神极 理,妙不可言。须食即食,须休即休,复食复气,唯意所在。 每日饮少许酒引气,切慎果子、五辛、邪蒿、葫荽、芸台、椿 等,此物深乱人气,慎勿食之。如能至心,三七日中,可以内 视五脏,历历在目,神清形静。行之七日,其效验也已自知之, 更须专精,二十日来不食,即腹中尽,腹中尽之后,吃一两杯 煮菜、苜蓿、芥菘、蔓菁及枸杞、叶葵等,并著少苏油、酱、 醋取味食之,勿著米、面,所欲腹中谷气尽耳。更四五日,除 菜吃汁,又三数日后,即总停之。可三十日,即自见矣,所谓 不寒不热,不渴不饥,修行至此,世为神人,即吾道成矣。

上一页:胎息杂诀

下一页:服元气法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