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十七秘要诀法部三
纣绝标帝晨,谅事构重阿,炎如霄中烟,趯若景耀华。武城带神锋,恬照吞青阿,阊阖临丹井,云门郁嵯峨。七非通奇 盖,连宛亦敷魔,六天横北道,此是鬼神家。急急如律令。
旦起,叩齿,著衣咒曰:
左青童玄灵,右青童玉英,冠带我身,辅佑我形,百邪奔散,鬼贼摧精,敢有犯我,天地灭形。急急如律令。
凡欲栉发先叩齿三通咒曰:
上清朱雀,不得动作,勿离吾身,勿受邪恶。六丁七星,邪魔分形,敢有当我,北帝不停。急急如律令。毕,闭目,存 想发神苍华,字太元,如婴儿之形,在己发上。然后解栉之, 当令三五百遍为佳,然经中唯须一千五百遍。毕,成髻。两手 握固於膝上,闭目,微咒曰:
泥丸玄华,保精长存,左为隐月,右为日根,六合清练,百神受恩,急急如律令。
《三洞奉道科》曰:凡梳头,先洗手、面,然后梳之,皆不得使人见,增寿八百二十。
又凡梳头发及爪皆埋之,勿投水火,正尔抛掷。一则敬父母之遗体;二则有鸟曰付鹠,夜入人家取其爪、发,则伤魂。 若能勤行,增算六百二十。讫,即入靖或殿堂朝礼,便於寝卧 之处焚香左右,叩齿二十四通,存思如图。下床蹑履之际,三 称大吉,得所愿微言,言不可使人闻却。当存斗星在头上,斗 合於顶,指於前,闲和其心,使虚静恬然。心动,必思立功济 物也。
将卧之际,焚香东面,长跪,叩齿三十六通。诵卫灵神咒曰:
东方九气青天,明星大神,焕照东方,洞映九门,转烛扬光,扫秽除氛。开明童子,备卫我轩,收魔束妖,上对帝君, 奉承正道,赤书玉文,九天符命,摄龙驿传,普天安镇,我得 飞仙。
南方丹天,三气流光,荧星转烛,洞照太阳。上有赤精,开明灵童,总御火兵,备守三宫,斩邪束妖,剪截魔王,北帝 所承,风火入冲,流铃交焕,靡有不从。正道流行,我享上功, 保天长存,亿劫无终。
西方七炁之天,太白流精,光耀金门,洞朗太冥。中有素皇,号曰帝灵,保神安镇,卫我身形,断绝邪源,王道正明, 宫殿整肃,三景齐并。道合自然,飞升紫庭,灵宝符命,普惠 万生,功加一切,天地咸宁。
北方玄天,五气徘徊,辰星焕烂,光耀太微。黑灵尊神,飞玄羽衣,备卫五门,检精捕非,敢有干试,豁落斩摧。玉符 所告,神真八威,邪门闭塞,正道明开。映照我身,三光同辉, 策空驾浮,举形仙飞。
中央黄中理气,总统玄真,镇星吐辉,流焕九天。开光童子,一十二人,元气阳精,焰上朱烟,洞照天下,及得我身, 百邪摧落,杀鬼万千。中山神咒,普天使然,五灵安镇,身飞 上仙。
此咒摄五方、五星真气,入人五脏中。每经恐畏之处,及欲卧时,面向东,正立拱手,叩齿三十六通,诵之一遍。欲卧 时,又存斗星,依前横在头。
凡道士浴身及洗手、面时,先临水叩齿三通。咒曰:
四大开朗,天地为常,玄水澡秽,辟除不祥,双皇守门,七真卫房,灵津灌练,万气混康,内外利贞,保兹黄裳。毕, 又叩齿三通,乃洗手、面,浴身。此名澡秽除凶七房咒法。常 能行之,目明血净,辟诸凶气。
道士闻耳鸣祝(出《大有妙经·中卷》)。凡闻耳鸣者,错手掩耳,祝曰:
赤子在宫,九真在房,请听神命,示察不祥,太一流光,以灭万凶。以手指捻耳门一七过。毕,当觉面热,即佳候也。 若觉头颈间索索寒者,恶气入也。当急卧,临目,存玄丹宫太 一真人,以流火之铃,焕而掷之,令恶气即出身外,光亦随之 在后,炯炯然以照己身,良久,平复矣。
凡耳中忽闻滩水、雷电、鼓鸣声者,是身中劳损心藏极,不能味真注生,而淫放丧乱,使六府失摄,魂哀魄号,盖将结 疾,致死亡之兆矣。是以泥丸流纵,九宫失常,悲忧错乱,鸣 鼓乱行,将欲写其居馆,以弃一身也。闻之者,当精念不怠, 还专其心;若罪未深者,自听改也。所以耳鸣者,神亡之故也。 耳中忽闻金声玉音者,真气入,道欲成也;忽闻弦歌之声者, 六丁玉女,来卫子道也。当隐静专修,所行勤至之,心愈弥强 也。真人因是,遂有形见之渐也。自非尔师,且勿言於他人也。 耳中闻箫角之音,吉贵象至也;闻号呼之声者,凶败之象也; 闻恶气者,必有殗秽之事,急更沐浴烧香,扫除寝室,此是帝 君戒劝於人也。若闻血气者,及无故见聚血者,兵凶也,急遁 人间,急守三元,帝君求救,自藏斋三月,祸方止也。此皆是 帝君先告人吉凶,以令惧畏,戒其祸耳。
夫见凶恶,当行阴德,营施惠救,为人所不能为,免乎必死之兆也。子勖之勿犯,守常而已。修道得真,天差玉女来护 也,於人有记,记即道者,鼻头以玉为记也,其鼻上如黍米一 颗,白如玉也。
凡道士临於盛馔,皆正心存一,目想一,先饮食,然后兆乃食,食之毕,心微咒曰:
百谷入胃,与神合气,填补血液,尸邪亡坠,飞登金阙,长生天地,役使六丁,灵童奉卫,真气来前,邪气远退。
琼浆玉液,北帝降来,王母亲示,玉童捧杯。五脏受正真之气,双眸朗耀,一顾百神,变作尘埃,敢有当我,太上灭摧。 急急如律令。
道士斋,入室有不祥之物者,常行北帝咒,南向,叩齿三十六下。咒曰:
二象回倾,玄一之精,七灵护命,上诣三清。双皇驱除,赫奕罗兵;三十万人,侍卫神营;巨兽百万,威摄千精;挥剑 逐邪,馘落魔灵,神伯所咒,千祅灭形。毕,又叩齿三十六通。
《紫书诀》云:凡上学之士,游行忽见死尸、秽物气干身者,兆当行二十四步止,北向,叩齿九通。男尸,思玉童三人, 女尸,思玉女七人,来请兆身玉谷之中,皇芝素水以灌死尸之 上,斯须存死人尸化成生人,便阴咒曰:
已枯复荣,已灭复生,得生上天,更禀太灵,九天之劫,反复胎婴,秽累荡灭,白尸返生。以手拭目二七过,止。如此, 秽气即解,死人更受化,后为灵人。兆遇二十四过,行炼咒毕, 功满得加,名标上清,二十四年,克升素虚轮,飞行九玄也。
道士既见死尸上经解殗法(出《四十四方经》)
凡道士见死尸、血秽之物,当以朱砂一铢,散内水中,以洗目、漱口、洗手足。毕,入室正寝,交手心上,叩齿二十四 通。咒曰:
三元上道,太一护形,司命公子,五神黄宁,血尸散灭,秽炁流零,七液缠注,五脏华生,令我神仙,长亨利贞。毕, 闭目,逆气。良久,觉热为候。竟,又叩齿二七通,咽液三七 过。此三元解秽内法。
《紫书诀》云:凡修上清之道,兆身父母、伯叔、兄弟於世上死亡,兆身未得绝迹,故在人中身履死殗者,三日当取清 水一盆,真朱一两投水中,兆於中庭,南向,临水上,叩齿九 通。咒曰:
气化成神,尸变入玄,三化五练,升入九天。九天之劫,更度甲身,甲身更化,得为真人。男尸,思玉童三人;女尸, 思玉女七人,盆盛水以灌死人,取水自洗手、面,仰天喷噀, 又阴咒曰:
天气已清,人化已生,得生上天,九变受形,五苦三涂,断落死名,超度穷魂,还向帝庭。如此亡人更受化,生於九天 之上,九年得升玉清之宫。其法妙於大洞度七祖之法。玉帝所 秘,不传非真,有金名帝图,录字紫文者,得见此文。勿轻施 用,妄传於人,七祖父母,长闭鬼官,三途五苦,万劫不原。 四极明科,七百年有真者听传。
夫身者神之宅,神者身之器。若不安宅以全道,修身以养神,则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,以成万类,宜常拘咒矣。故须存 乎守一神器,研精道心,则众神备矣!邪气去矣!《太上宝神 经》曰:每日早起(早起,每至鸡鸣时也)。,平坐,东向王, 或春夏东南、秋冬西北,任所宜。先以两手摩拭面目;次将两 手第二、第三指,於眼下横手摩三七遍;次将左手中,指从眉 逆拓上至发际,三七遍,此名为手朝三元;次将两手二、指三 指,各摩眼後靥中,三七遍,此名为真人荣莹府;又将左手第 二、第三指,入鼻孔,中摩三七过,名为开山源;又将两手捋 耳。毕,叩齿三十六通微祝曰:
太上四明,九门发精,耳目玄彻,通真达灵。天中之台,流气调平,骄女云仪,眼瞳英明。华聪晃朗,百度眇清,保和 上元,徘徊九成。五脏植根,耳目自生,天台郁素,梁柱不倾。 七魄澡炼,三魂安宁,赤子携景,遥与我并。有敢掩我耳目, 太上当摧以流铃,万凶消灭,所愿必成,日月守门,心藏五星, 真皇所咒,群向敬听。”(此名真人常居之道。故《真诰》曰 :子欲夜写书,先当修常居也)。修天真,旦、暮咽液三九过, 以手举,急按天真(天真,在眉内角者也)、山源(在鼻下人 中入谷里也)、华庭(在两眉下,凹中是也)。各三九过。按 而咒曰:
开通天庭,使我长生,彻视万里,魂魄返婴,灭鬼却魔,来致千灵,上升太上,与日合并,得补真人,列象玄名。此道 令人致灵彻视,杜遏万邪。如此亦可以次按,亦可一时俱按行 咒之。
道士被天魔所试即诵拂魔咒(出《消魔经》)
先存思头上圆光如日,左朱凤,右玄武,紫霞之盖,光明身形,仙童玉女,执五色之节,从三界万神,前啸九凤,后鸣 八鸾,白帝启道,太极参轩。叩左齿三十六通,叩右齿二十四 通,叩天鼓十二通。微咒曰:
罗天毒兽,备巨四门,吞流割胆,山丑万群,张喉玃天,猛卫高声。毒龙奋爪,金头横吞,威兵巨万,受符接山。六天 不恂,合玉成群。妖魔波洋,秽气纷纷,谣歌空洞,礼帝障云, 水鬼贾形,当人生门。神王所告,无幽不闻,上摄六气,下检 河源,五岳四渎,善恶速分。万万千千,来对我前,五帝校录, 有功者原。凶魔千群,束形帝君,敢不从命,所诛无蠲,屠割 刳腹,斩首灭根。北镬渍汤,南陵火焚。金真录气,流铃捕魂, 妖爽无遗,极尽形元。身佩天书,宣行正文,涤荡九气,清明 三元,玄举天真,上合自然,莫有干试,改动上闻。引气十二 咽,止。
玉帝咒曰:
九天有命,上告玉清,促召千真,俱会帝庭,太一下观,双皇翼形,监察万邪,理气摄生。若有不祥,干试神明,清帝 之道,整敕神兵,七神秉钺,天锋右征,挥剑前驱,焕掷火铃, 檄命甲驺,武卒天丁,风火齐战,伐邪狡精,上威六天,下摄 魔灵,既威既摄,万凶灭形,神戈电扫,奸祅无生,仙皇秉节, 有命敢停,拒节违令,是诛汝形。各惊各慎,保兹皇宁,九天 告命,万神敬听。急急如律令。
若夜恐怖,梦想魔鬼试人,干犯真气欲病者,急念此咒,心存至道,求请於帝。乃向北,叩齿三十六通,闭气,密念前 咒。咒毕,又叩齿三十六通,咽液十过。於是百恶魔邪伏灭, 七神缠绵,太一监摄,万灵卫真。亦可日日诵,卧寝念之,以 塞百邪也。
凡受三五法,在存识三天真名、三师真名,有急灾困病,三大唤天名,密呼三师名,即灾病皆消。
上清微天真名(防中);
中禹馀天真名(元);
下大赤天真名(德丘)。
──右三天真名也
左无上真名。
右玄老真名众;
中央太上真名闉。
──右三师名
凡守一者,身神常安。若体中不宁,当反舌塞喉,嗽漏醴泉,满口,咽之。讫,又如前,咽液无数,觉宁乃止。止而未 宁,重复为之,须臾之间,不宁之疴,即应廓散,自然除也。 当时有效,觉体中宽软,都平便以逍遥复常。太极众真、太虚 真人,南岳赤君、妙行真人,莫不修此,以成圣真矣。
金仙内法,感降灵舆,常以月五日,夜半子时,存日鸟从兆口入,住在心中,使光照一心,一心之内,与日同光,共相 合会,赫赫炯炯,当觉心暖,霞晖映暧。良久有验。乃密祝曰 :
大明育精,内练丹心,光晖合映,神真来寻。毕,咽液九过,叩齿九通,止。到十五日、二十五日、二十九日,复作如 前。一月之中,四度如上,使人开明聪察,百关解通,万神洞 彻,面有玉光,体有金泽。行之十五年,太一遣宝车来迎,上 登太霄,游宴紫极。行之务欲数,不必一月四辰也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