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十四杂修摄部三
王子乔导引法(凡三十四事)
王子乔八神导引法,延年益寿除百病。导引法曰:枕当高四寸,足相去各五寸半,去身各三寸。解衣披发,正偃卧,勿 有所念,定意,乃以鼻徐内气,以口出之,各致其藏所,竟而 复始。欲休,先极之而止。勿强长息,久习乃自长矣。气之往 来,勿令耳闻,鼻无知。微而专之,长遂推之,伏兔股胻,以 省为贵。若存若亡,为之百动,腹鸣气,有外声,足则温,成 功之士何疾而已。喉咙如白银环一,十重,系膺,下去得肺。 肺色白泽,前两叶高,后两叶卑。心系其下,上大下锐,大率 赤如茄华未拆,倒悬著肺下也。肝又系其下,色正青,如凫翁 头也,六叶抱胃,前两叶高,后四叶卑。胆系其下,如绿绨囊。 脾在中央,亦抱胃,正黄如金铄也。肾如两伏鼠,挟脊,直齐 肘而居,欲得其居高也,其色正黑,肥肪络之,白黑昭然。胃 如素囊,念其屈折右曲,无污秽之患。肝藏魂肺藏魄,心藏神, 脾藏意,肾藏志,此名曰神舍。神舍修则百脉调,邪病无所居 矣。小肠者,长九尺,法九州。(一云九土。小肠者长二丈四 尺。)
诸欲导引,虚者闭目,实者开目,以所苦行气不用,第七息止,徐徐往来,度二百步所,却坐,小咽气五六。不差复如 法引,以愈为效。诸有所苦,正偃卧,被发如法,徐以口内气 填腹,自极,息欲绝,徐以鼻出气数十所。虚者补之,实者泻 之。闭口温气,咽之三十过,候腹中转鸣乃止。往来二百步, 不愈复为之。病在喉中、胸中者,枕高七寸;病在心下者,枕 高四寸;病在脐下者,去枕。以口出气,鼻内气者,名曰补, 闭口温炁咽之者,名曰泻。闭气治诸病法,欲引头病者,仰头 ;欲引腰脚病者,仰足十指;欲引胸中病,者挽足十指;引臂 病者,掩臂;欲去腹中寒热诸所不快,若中寒身热,皆闭气张 腹,欲息者,徐以鼻息,已复为,至愈乃止。
一、平坐,生腰脚,两臂覆手据地,口徐吐气,以鼻内之,除胸中、肺中痛,咽气令温,闭目也。
二、端坐,生腰,以鼻内气,闭之,自前后摇头各三十。除头虚空耗。转地,闭目摇之。
三、左胁侧卧,以口吐气,以鼻内之。除积聚、心下不便。
四、端坐,生腰,徐以鼻内炁,以右手持鼻。除目昏、泪若出,去鼻中息肉,耳聋亦除。伤寒头痛洗洗,皆当以汗出为 度。
五、正偃卧,以口徐出气,以鼻内之,除里急。饱食后小咽,咽气数十令温。若气寒者,使人乾呕腹痛,从鼻内气七十 咽,即大填腹内。
六、右胁侧卧,以鼻内气,以口小吐气数十,两手相摩热以摩腹,令其气下出之,除胁皮肤痛。七息止。
七、端坐,生腰,直上展两臂,仰两手掌,以鼻内气,闭之自极,七息,名曰蜀王台。除胁下积聚。
八、覆卧,去枕,立两足,以鼻内气四四所,复以鼻出之,极,令微气入鼻中,勿令鼻知。除身中热背痛。
九、端坐,生腰,举左手,仰其掌,却右手,除两臂背痛结气。
十、端坐,两手相叉,抱膝,闭气,鼓腹二七或三七,气满即吐,候气皆通畅,行之十年,老有少容。
十一、端坐,生腰,左右倾侧,闭目,以鼻内气,除头风,自极,七息止。
十二、若腹中满,饮食饱,坐,生腰,以鼻内气数十,以便为故,不便复为之,有寒气,腹中不安,亦行之。
十三、端坐,使两手如张弓满射。可治四肢烦闷、背急,每日或时为之佳。
十四、端坐,生腰,举右手,仰掌,以左手承左胁,以鼻内气,自极,七息。除胃寒食不变,则愈。
十五、端坐,生腰,举左手,仰掌,以右手承右胁,以鼻内气,自极,七息。除瘀血、结气等。
十六、两手却据,仰头,自以鼻内气,因而咽之数十。除热、身中伤死肌肉等。
十七、正偃卧,端展足臂,以鼻内气,自极,七息,摇足三十而止,除胸足中寒、周身痹、厥逆、嗽。
十八、偃卧,屈膝,令两膝头内向相对,手翻两足,生腰,以鼻内气,自极七息,除痹疼、热痛、两褷不随。
十九、觉身体昏沈不通畅,即导引。两手抱头,宛转上下,名为开胁。
二十、踞伸右脚,两手抱左膝头,生腰,以鼻内气自极,七息。除难屈伸拜起,褷中痛。一本云,除风目晦耳聋。
二十一、踞伸左足,两手抱右膝生腰,以鼻内气自极七息,展左足著外,除难屈伸拜起褷中疼。
二十二、正偃卧,直两足,两手捻胞所在,令赤如油囊里丹,除阴下湿,小便难颓,小腹重,不便。腹中热,但口出气, 鼻内之,数十,不须小咽气。即腹中不热者,七息已,温气, 咽之十所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