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云笈七签第一部

作者:宋·张君房   发表时间:2025-04-06 12:34

目录

卷六 三洞经教部

三洞品格


  《八素真经》云:太上之道有三;上真之道有七;中真之道有六;下真之道有八。今出如左:

  《玉清隐书》

  《神虎大符》

  《金虎真符》

  右是太上之道。行此真道,得为太上之真位,为上真玉皇君也。

  《太上郁仪奔日文》

  《太上结岔奔月章》

  《太上八素奔晨隐书》

  《太微帝君飞行天纲上经》

  《高上大洞真经三十九章》

  《金阙灵书紫文上经》

  《黄老八道九真中经》

  右上真之道。总而行之其道,则为上清上元真人。

  《太丹隐书朝真上经玉帝神符》

  《三天正法凤真之文九真升玄文》

  《三元布经四真之章太上金策》

  《方诸洞房玉字上经六甲灵飞符》

  《灵宝秘符三皇内文天文大字》

  《青要紫书曲素诀词三五顺行经》

  右中真之道。总而行之,则为上清中道真人。

  《上清九化十变三九素语》

  《丹景道精隐地八术》

  《天关三图玄皇玉书》

  《神州七变七转洞经》

  《紫度中方石精玉马水母经》

  《绛绿黄道玉目龙书众文》

  《素奏中章五行秘符》

  《五帝玉女上元五书》

  右下真之道。总而行之,则为上清下元真人也。

  元始天王告西王母曰:太上紫微宫中,金格玉书,灵宝真文篇目有十部妙经,合三十六卷,是灵宝君所出,高上大圣所 撰。具如灵宝疏释,有二十一卷已现于世,十五卷未出。孟法 师云:高玄大法师夏禹师仙公所撰十卷,及《修行要用》五卷, 足为三十六,合为六卷,即今世所行。其后分有内教十卷,即 是升玄之文,亦世所行也。按《太玄都四极盟科》曰:洞玄经 万劫一出,今封一通于太山,一通于劳盛山。元始天王告西王 母云:太上紫微金格玉书灵宝真文十部妙经,太上所秘,不尽 传世。王母所得,讵已极源;五岳所藏,亦多不备。龟山西室, 王屋南洞,天经备足。昔黄帝登峨嵋山,诣天真皇人请受此法, 驾龙升玄。帝喾之时,九天真王驾九龙之舆,降牧德之台,授 帝喾此法。帝后封之于锺山。夏禹所感之书出见,有异今略序 者。按《真一自然经》云:太极真人夏禹,通圣达真。太上命 钞出灵宝自然经,分别有大、小劫品经、《栖山神咒八威召龙 神经》云:小劫至时,必脱大水焉。又云:徐来勒等三真,以 己卯年正月一日日中时,于会稽上虞山传仙公葛玄。玄字孝先。 后于天台山传郑思远、竺法兰、释道微。道微传吴主孙权等。 仙公升化,令以所得三洞真经,一通传弟子;一通藏名山;一 通付家门子孙,与从弟少传奚。奚子护军悌,悌子洪。洪又于 马迹山诣思远,盟而授之。洪号曰“抱朴子”。抱朴以建元六 年三月三日于罗浮山,隆安之末传道士任延庆、徐灵期之徒。 相传于世,于今不绝。《玉纬》云:昔元始天王以开皇元年七 月七日丙午中时,三天玉童传皇上先生教曰:若白简青箓之人, 自然得乎此法。又虚无先生传于唐尧,后圣帝君命小有天王撰 集宣行。青童君云:自唐尧之后,得上文者乃七千人。此飞龙 玄升,或沦化潜引,不可具记。得道者皆藏文五岳。经内明三 劫化主,及开皇劫,以此妙经生天立地。大圣应于始青之中, 号元始天尊,或太上道君。人天化主,此如三宝科释,今不具 详。《玉经隐注》云:《三皇天文》、或云《洞神》、或云《 洞仙》、或云《太上玉策》。洞仙者,明此教法能通行者登太 清仙,故曰洞仙也。玉策者,是策进之名,亦是扶持之目,谓 策勤行者,扶持使仙也。《三皇文》者,《洞神》第十四云: 第一《天皇文内字》。字者,志也。明天使人仰观上文,心识 觉悟,内志习勤,外不炫耀。第二《地皇内记书文》。文者, 明也。内学志明,记正无惑,舒以广济,缘明至极也。第三《 人皇文》。文者,明也。人能俯察地理,法地则天,定内安外, 普度无穷,同归玄门,由学所得。此并经释也。又称《三皇经 》者,谓三皇各受,隔世禀行。又八帝之经,亦是随方为化。 犹如灵宝一文,五帝分宝,即为五帝文。鲍南海《序目》云: 上古初以授于三皇,名之《三皇文》也。《洞神》第六又云: 仙人曰:皇文乃是三皇已前,鸟迹之始大章者也。第三又云: 皇文帝书,皆出自然,虚无空中,结气成字。又云:本源无异 矣。至于三皇,各受一部,分为三元,三才之道也。第十三卷 云:三元八会,自然成文。方丈悬空,字字各现。第十四云: 得失由人,此文不灭;圣真宝之,镇太极宫中也。

上一页:三洞(并序)

下一页:七部(并序)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