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七十金丹部八
红铅火龙诀
夫红铅火龙者,是天地妙用发生之气,万物因之以生,有气而无质,故将一年三百六十日,蹙于一月三百六十时。又于 一月三十日三百六十时内,朝夕各系一卦。又移此六十卦三百 六十爻,陷于五日六十时内,复象一月也。两日半三十时,便 为三十日,又象一月。朝暮各占一卦,又系六十卦,计三百六 十爻,复象一年三百六十日也。又于两日半三十时内,却分十 五时,应半月一十五日用事。复将此半月从一至十五日,又陷 于十二辰中,自子后至己前六辰之内,系三十卦,计一百八十 爻,便象冬至后到夏至前,应半年一百八十日也。自十六日至 三十日,又陷于六辰之内,午后至亥前六辰之中,系三十卦, 计一百八十爻,便象夏至后到冬至前,应半年一百八十日也。 春秋二分在时内,二分二至于一日十二辰中,都合三百六十, 象一年之气。始《复》肸至《乾》,鹴,自《遘》飗终《坤》 肸,循十二辰,侯分《震》、《巽》,甲门子丑午未,阴符阳 火,圆合天符三百三十六度,是晦朔阴阳、刑德交会、天地变 化、万物生成之数也。皆依刻漏运行,夺取气候,入神鼎中, 使真铅天地之母,受此运用而产神精。《易》曰:乾之策,三 百六十日足,阴阳起伏运用,一年周星,万物之大数也。凡一 年,计三百六十日,计四千三百二十时,每日朝暮两卦,计六 十卦,每卦六爻,合计三百六十爻(又夺得一年三百六十日, 计数夺得四千三百二十年正气,在神室中)。凡五日为一周, 合六十时,应一月六十卦用事,六十时系卦三百六十爻,便应 三百六十日一年也(又夺得一月内四千三百二十年正气于两日 半)。假如有一月三百六十时,便象一年三百六十日,于三百 六十时内用六十卦,将六十卦气候又陷于五日六十时内,用六 十卦时为一周,又象一年。复于五日内分两日半,计三百六十 爻,复象一年也。又分三十卦一百八十爻,移在半月十五日, 朝暮各一卦,计三十卦,又将此十五日配在半日六辰之内,共 得三十卦一百八十爻,便象半年一百八十日也。每一辰内,于 二十四气中分得二气,七十二侯中分得六候。此气候逐子后午 前六辰阳火,入神室之中,各有寒暄气候符证,互立变化之功, 此六辰是冬至巳后,夏至巳前,半年一百八十日,运火合天符, 动静盈缩、造化万物之数也。圣人蹙于一百八十日节候,陷于 半日六辰之中,计夺得二千一百六十年正气,入于神室中,养 万灵也(如兼午后六辰,圆合一日夜火数,即夺得四千三百二 十年正气,在一日夜之内也。还丹之道,要妙在震巽,起阴阳 之中,复遘分进退之符,十二卦周行,一年气足,坎离运用, 龙虎生成,数满周星,神精水火,进气而出,即非常药也)。 午后亥前六辰,阴符分得气候,节符与已前六辰数时刻并同, 亦象夏至后冬至已前一百八十日也。所有《震》、《巽》阴阳 进退之符,刑德相背,圆缺相交,出入抽添,起伏否泰,即少 有不同也。此是合天符进退,周星造化,万象生成,潜运之数 也。故先真到此,皆传在口诀,至诫轻泄,勿使非人知之,令 窃弄神机妙用也。诸经诀云:月有《火记》,明六百篇卦爻, 行于世也,今不备录(六百篇《火记》,盖魏真论周星数,实 篇篇相类,冀达士细思,道知返掌也)。今所云一日一夜内, 运阴阳符火入鼎中,如《震》复至《乾》六卦为阳火也,自《 巽》、《遘》至《坤》六卦为阴符候也。一日一夜内,合夺得 四千三百二十年正气,在神室中,生产神精也(全依内百刻也) 。凡一时夺得三百六十年正气,一日夜夺得四千三百二十年正 气,一月夺得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正气,一年夺得一百五十五 万五千二百年正气也。故经云:人服金液还丹,一粒如稻米许, 三气限满,必获上升。三年药成,已于身内受得四百六十六万 五千六百年正气,年寿也。如常服食,以寿限无量,出天地三 界之外,纯阳真精之身,有生而无死。天地阳九,否泰动静, 常数服金丹之人,逃出阴阳之外,九阳之表,故寿年无数也。 贤达思之,此外乃无上至真之妙道也,遇者得无保秘之,缄于 心口,以待贤能者哉!
凡一月三百六十时,一年十二月合四千三百二十时,象四千三百二十年。内卯酉二卦,息符一年,内合数共除出六十日, 两计七百二十时,象七百二十年。汞内胎符火数,实十个月, 计三千六百年,合天符,合三百六十度,符合《参同契》六百 篇《火记》也。其余出息七百二十年,是金沐浴其精之限,微 哉此法!是大丹红铅黑铅龙虎交媾,生成乾精坤粹真砂纯妙之 上道,运火之秘诀,养赤龙之魂方也。先真圣人心之隐文,希 夷之妙道也,非防闲浅近之事矣。故经云:即得真铅,又须得 真汞,为此事也(经云:得在受气抽添)凡运节符火数,一一 皆依约刻漏,昼夜一百刻,分四时、五行、二十四气、七十二 候,不可分毫差矣。若使四季不调,五纬失度,即真砂真汞不 产,龙虎不交。故经云:纤芥不正,悔吝为贼是也。贤达君子, 反覆思之,无意轻动,令不合天道,则令天地妙用之气,凭何 节候,而成变化,生于万象哉?《阴符经》云:天有五贼,见 之者昌。知之修炼,谓之圣人也。时有习常道者,止余东邻, 闻余斯言,忽叩扃而至,大咍而谓余曰:吾闻昔先圣有言曰: 殆生有命,修短在天。又《西域书》云:天地及日月,时至皆 归尽。至于劫,石有消,无存纤芥。天地之内,万物从起,岂 有不拘常数,而长存哉?数尽皆归于空,空者,无也。又闻言, 人之生,如箭射空,力尽还坠。今子独云,饵金液还丹之人, 寿年无数。复云:我命在我不在于天者,子言得非习偏见,有 好恶,立虚准乎?余答曰:吁呼!此盖鄙俚偏执之谈也,岂达 古贤通圣论哉!且鄙俚偏执之人,焉能凿混元征选化之端,擘 鸿蒙结阴阳之表欤?岂将睫目之附近,度量寥廓之幽端乎?且 乾坤之气,而生成万物,诸途而出,始因元判,受析阴阳,有 万法焉,有万形焉,得泉石焉。且阳数奇,九之数也。相须阴 阳之气,相禅乾坤之内,故互用之数,未有无用之物类也。且 九地之下无阳精,而纯阴浊气也;九天之上无阴精,而纯阳清 气也。有修积阴之气者,尽弃魂神,于无中炼妙有,任定而性 寂静,故死而为阴爽之鬼也。有修纯阳之精者,谓存神气,而 于有中炼妙,全身形而入无形,故生无死,为天上神仙也。且 鬼神者受积阴之气,阴鬼之道,鬼贵无形,故弃阳而炼阴之气, 气积即息,息即归阴,阴即归死,有得死者,故名寂灭。寂者, 凝静也;灭者,空无也。鬼道贵无形,盖任空寂,于真无中炼 妙有,为下土阴中清虚善爽之鬼神,非寻常之有也。鬼神阴静 之中,以斯为妙道。有阴中妙门,炼阴中之妙法(炼阴之法, 故有大小,以有大小之门)。天上之神仙者,受纯阳之精,神 仙之道贵有形,故弃阴而炼阳。阳气积而动,动即返阳,阳即 归生,生即得仙不死者,故名曰上升。上者,轻也,飞也;仙 者,升也,举也。仙道贵有形,盖运气于真有中炼妙无,为上 天九阳中清真妙灵之神仙,即非常之无也。神仙于阳动之中, 以斯为妙道,有阳中之妙门,消阴之妙法。炼阳法有大小门, 非一也。积阴之精附地,积阳之形奋天,天地自然之道,非有 为也。故《易》云: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。本乎天者亲上,本 乎地者亲下,各从其类也。故修丹者术士,炼纯阳,出阳精, 取而服之,变为纯阳之身,是以就天,乃从其类也,故名之曰 上升九天。天上无阴,乃纯阳阳涛之境,出乾坤阴阳之表,故 寿限无数也。真汞,无也,故不同乾坤之内有数之物,且上天 不有为乐,空寂之形,不可服丹。故阴教无纯阳之神仙,与下 士定寂之鬼,明有优劣,非等伦也。纯阳之真无死数,积阴之 神无生数,此真阴真阳俱出天地之表,故无常数也。且天地之 间,阴阳炼真形二门,于斯无别理也。又问曰:阴阳二门炼真 形之法,得非西域瞿昙氏之法邪?中华李老君法邪?答曰:余 始只以明天地之间,炼凡为圣,阴阳二门出世之道,元不说李 老君、瞿昙氏之法邪!若以二真造兹之法,即二真何多于天地 乎!此二真皆能盗天地,贼阴阳变化之情,炼阴阳纯精之道, 俱无成数之身,故后世立此二真为阴阳炼真之教。且二真俱曰 修道,故道之一字,是阴阳二门众妙之法,强名也,玄玄善号 也,故总之曰道。老君瞿昙各得道中之一门尔,故皆出阴阳之 外,俱得无生死之数也。又问曰:今修道之人存神养气,复炼 金液阳丹服食,以至为纯阳之真。修阴寂之人可得服丹乎?答 曰:修阳之人盖存阳魂,留暖气,故饵丹以助之成纯阳之身。 修阴寂之人弃阳魂而就阴魄,阴寂之形虚而冷,不可以受阳丹 也。若服阳丹,即阴形岂可为纯阴妙化乎?即阴寂不凝,炼妙 空不生妙有,妙有不生空也。又问曰:阴阳铅汞别有丹药乎? 答曰:阴寂之法,易阴之形,空中有空,有中不有,为乐空寂 之形,不可服丹,故阴教无丹药也。此义昭然,贤达可见。但 性理凝寂,绝相离言,即真为空,妙有而已。修阴之人,得此 言之为心印,过此以往,无别义也。又问曰:窃闻高僧中有出 没自在,死生任情,接迹见闻,不可胜数,以载于经论,动逾 数百,今指一二,粗立事端。且僧佛图澄生死自在,著于明史, 述《金液诀》,形于丹经,又僧昙鸾师作《气术论》行于世, 皆同道家。忽暂亡而起,忽蹑空而行,阴教之中,岂曰无之? 吾仁之言,阳法有上升,阴教归空寂,即此二僧,皆留形住世, 隐显自由,得非空寂乎?吾曰:嘻!有何难明哉!其二子皆内 修阳法,外修僧形法,岂分外貌乎?僧玄皆人也,同天地间一 物耳。若外为僧,内修阳法,何异于外貌黄冠乎?且阴阳之道, 任情变化,岂有偏党乎?惟达摩师《气诀》,正是外内不出入, 凝定空寂中,炼妙有之法,便是空寂法中阴真。又问曰:今云 炼阳即出九天之上,炼阴即入九地之表,将欲并教天下,得否 ?答曰:不可也。治世之道,无出于文也。斯阴阳二门,且出 世之道,不可治世,不可普教于人也。问者曰:吾偏习治世鬻 誉之书,不达延生出世之道,罔知二主之旨,难通三教之情。 今既闻命,实是饱于玄风,醉其真义也。吾向来井蛙醯鸡哉! 乃唯唯而退,余所略书阴阳二门炼真之至道,意者为上智之人, 明达而自知,无劳论也;愚昧无知,勉论不及也;中智之人, 心或进退,往往执言不回,多云“生死有命,富贵在天。”复 云“天地及日月,时至皆归尽。”斯言举世鲜有不言者,遂便 颙颙待死,迕真失正,迷于所苦,自甘取也。即轻薄无知泛滥 之徒,岂可见天地之心乎?天地之用生成乎?岂知阴阳互情乎 ?阴阳相盗出没乎?余因达还丹有长生无数之辞,故少立通论, 以示同人。非淫欲虚诞,沽诮于贤达者哉!于斯复有向美索乎 ?同心之子,幸鉴于斯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