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·岁时上
冬
《尔雅》曰:冬为玄英,一曰安宁。
《礼记》曰:孟冬之月,水始冰,地始冻,雉入大水为蜃,虹藏不见,仲冬之月,冰益壮,地始坼,鹖鸟不鸣,虎始交,荔挺出,丘蚓结,麋角解,水泉动,日短至,季冬之月,雁北向,鹊始巢,雉雊鸡乳,日穷于次,月穷于纪,星回于天。
《尚书大传》曰:北方者,物之伏方也,何以谓之冬,冬,中也,物方藏於中也,故曰北方冬也。
《尚书》曰:申命和叔,宅朔方,曰幽都,平在朔易,日短星昴,以正仲冬。
《周书·时训》曰:小寒之日,雁北乡。又五日 ,鹊始巢。又五日,雉始雊,雁不北乡,民不怀生,鹊不始巢,国不安宁,雉不始雊,国乃大水,大寒之日,鸡始乳。又五日,鸷鸟厉疾。又五日,水泽腹坚,鸡不乳,淫女乱男,鸷鸟不厉,国不除兵,水泽不腹坚,言乃不从。
《逸礼》曰:冬则衣黑衣,佩玄玉,乘玄辂,驾铁骊,载玄旂,以迎冬于北郊,其祭先豕,居明堂後庙,启北户。
《毛诗》曰:冬日烈烈,飘风发发。
易纬通卦验曰:冬至之日,见云送迎,从下乡来,岁美,民人和,不疾疫,无云送迎,德薄,岁恶,故其云赤者旱,黑者水,白者为兵,黄者有土功,诸从日气送迎,此其傚也。
又曰:立冬不周风至,水始冰,荠麦生,燕雀入水为蛤。
太公《金匮》曰:夏桀之时,以十月发民,凿山穿陵,通於河,民谏曰:孟冬凿山穿陵,是泄天气,发地之藏,天子失道,後必有败,桀杀之,期年,岑山崩为大泽,汤率诸侯伐之。
《京房占》曰:春冬乾王,不周风用事,人君当兴边兵,治城郭,行刑,断狱讼,缮宫殿。
《汉书》曰:冬,民既入,妇人同巷相从夜绩,一月得四十五日,必相从者,所以省费燎火,同巧拙而合习俗也。
《魏略》曰:董遇好学,人从学者,遇不肯教,云,当先读书百遍,而义自见,从学者云,苦渴无日,遇曰:当以三馀,冬者岁之馀,雨者晴之馀,夜者日之馀。
《五经通义》曰:冬至阳气萌,阴阳交精,始成万物,气微在下,不可动泄。
桓谭《新论》曰:太原郡民,以隆冬不火食五日,虽有病缓急,犹不敢犯,为介之推故也。
《续汉礼仪志》曰:立冬之日,夜漏未尽五刻,京都百官,皆衣皂,迎气黑郊。
【诗】晋张华冬初岁小会诗曰:日月不留,四气回周,节庆代序,万国同休,庶尹群后,奉寿升朝,我有嘉礼,式宴百寮。
又杂诗曰:晷度随天运,四时互相承,东壁正昏中,涸阴寒节升,繁霜隆当夕,悲风中夜兴,朱火青无光,兰膏坐未凝,重衾无暖气,挟纊如怀冰。
晋陈新涂妻李氏冬至诗曰:灵象寻数回,四气平运散,阴律鼓微阳,大明启修旦,感与时来兴,心随逝化叹,式宴集中堂,宾客盈朝馆。
晋曹毗咏冬诗曰:绵邈冬夕永 ,凛厉寒气升,离叶向晨落,长风振条兴,夜静轻乡起,天清月晖澄,寒水盈渠结,素霜竟朓凝,今载忽已暮,来纪奄复仍。
宋谢灵运岁暮诗曰:殷忧不能寐,苦此夜难穨,明月照积雪,朔风劲且哀,运往无淹物,逝年觉易催。
又彭城宫中直感岁暮诗曰:草草眷徂物,契契矜岁蝉,楚艳起行戚,吴趋绝归懽,修带缓旧裳,素鬓改朱颜,晚暮非独已,鸣鶗歇春兰。
宋鲍照冬至诗曰:景移风度改 ,日至晷回换,眇眇负霜鹤,皎皎带云雁,长河结皪玕,层水如玉岸。
又冬日诗曰:严风乱山起,白日欲还次,重雾蔽穷天,夕阴晦寒地,瀚海有归潮,衰容不还稚,令君且安歌,无念老将至。
谢灵运咏冬诗曰 :七宿乘运曜,三星与时灭,履霜冰弥坚,积寒风愈切,繁云起重阴,回飚流轻雪,园林粲斐皓,庭除秀皎洁,墀琐有凝汗,达衢无通辙。
梁简文帝大同十年十月戊寅诗曰:喧尘是时息,静坐对重峦,冬深柳条落,雪後桂枝残,星明雾色尽,天白雁行单,云飞乍想阁,冰结远疑纨,晚橘隐重屏,枯藤带回竿,荻阴连水气,山峰染月寒。
又玄圃寒夕诗曰:洞门扉未掩 ,金壶漏已催,曛烟生涧曲,暗色起林隈,雪花无有蒂,冰镜不安台,阶杨始倒插,浦桂半新栽,陈根委落蕙,细蕊发香梅,雁去衔芦上,猿戏绕枝来。
又大同十一月庚戌诗曰:兹园植艺积,山谷久纡威,直兴转多绪,真事亦因依,是节严冬暮 ,寒云掩落晖,远闻风瑟瑟,乱视雪霏霏,浪起川难渡,林深人至稀,山禽背迳走,野鸟历塘飞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