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五十八·雜文部四
檄
《說文》曰:檄,二尺書也,從木敫聲。
《釋名》曰:檄,激也,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書文也。
《漢書》曰:申屠嘉爲丞相,鄧通居上旁,怠慢,嘉爲檄召通曰:不來且斬,通恐 ,入言於上,上曰:速往,吾令召汝,通至丞相府,免冠徒跣頓首謝。
《東觀漢記》曰:光武數召諸將,置酒賞賜,坐席之間,以要其死力,當此之時,賊檄日以百數,憂不可勝,上猶以餘間講經藝。
又曰:隗囂,故宰府掾吏,善爲文書,每上書移檄,士大夫莫不諷誦。
又曰:廬江毛義,少時家貧 ,以孝行稱,南陽張奉慕其義,往候之,坐定而府檄適至,以義守令,義奉檄而入,喜動顔色。
《典略》曰:張儀,魏人,常從楚相飲,楚相亡璧,意儀盜之,掠笞數百,既相秦,爲檄告楚相曰:吾從汝飲,不盜汝璧,善守汝國,我且盜汝城。
又曰:陳琳作諸書及檄草成,呈太祖,太祖先苦頭風,是日疾發,臥讀琳所制,翕然而起曰:此愈我病,數加厚賜。
《魏志》曰:孫放善爲書檄,三祖諮命招喻,多放所爲。
李充《起居戒》曰:軍書羽檄 ,非儒者之事,且家奉道法,言不及殺,語不虛誕,而檄不切厲則敵心陵,言不誇壯則軍容弱,請姑舍之,以擬能者。
《續晉陽秋》曰:何忌母 ,劉牢之姊也,忌與高祖謀,夜於屏風裏制檄文,母潛登屏風上窺 ,既知其謀,大喜曰:汝能如此,吾讎恥雪矣。
【檄文】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文曰:夫邊郡之士,聞烽舉燧,皆攝弓而馳,荷兵而走,流汗相屬,唯恐居後,觸白刃,冒流矢,議不反顧,計不旋踵,彼豈樂死惡生,而巴蜀異主哉,計深慮遠,急國家之難,而樂盡人臣之道也,故有剖符之封,折珪而爵,終則遺顯號於後世,傳土地於子孫,名聲施於無窮,功烈著於不滅,是以賢人君子,肝腦塗中原,膏澤潤野草,而不辭也,今奉幣役至南夷,即自賊殺,或亡逃抵誅,身死無名,諡爲至愚,恥及父母,爲天下笑,人之度量,相越豈不遠哉。
魏陳琳爲袁紹檄豫州曰:操父嵩,乞丐攜養,因贓假位,輿金攢璧,輸貨權門,竊盜鼎司,傾覆重器,續遇董卓,侵官暴國,於是收羅英雄,棄瑕取用,故遂與操,同諮合謀,操遂承資跋扈,肆行凶慝,割剝元良,殘賢害善,爵賞由心,刑戮在口,所愛光五宗,所惡滅三族 。又特置發丘中郎,摸金校尉,所過墮突,無骸不露,乃欲摧橈棟梁,孤弱漢室,除滅忠正,專爲梟雄,某俯奉漢威靈,折沖宇宙,長戟百萬,胡騎千群,奮虎賁育獲之士 ,騁良弓勁弩之勢,並州越太行而角其前,荊州下宛葉而掎其後,若舉炎火以爇飛蓬,覆滄海以沃熛炭,有何不消滅者。
又檄吳將校曰:孫權小子 ,未辯菽麥,要領不足以膏蕭斧,名字不足以汙簡墨,謂爲舟楫足以拒皇威,江湖可以逃嚴誅,不知天網設張,以在綱目,爨鑊之魚,期於消爛也,若使水而可恃,則洞庭無三苗之墟,子陽無荊門之敗,朝鮮之壘不刊,兩越之旌不拔也,丞相銜奉國威,爲民除害,元惡大憝,必當梟夷,蓋鳳鳴高岡,以遠罻羅,聖賢之德也,鸋窸之鳥,巢於葦苕,苕摺子破,下愚之惑也,今江東之地,無異葦苕,諸賢處之,信亦危矣。
魏鍾會檄蜀文曰:今主上聖德欽明 ,紹隆前緒,宰輔忠肅,明允劬勞,王室布政垂惠,而萬邦協和,施德百蠻,而肅慎致貢,悼彼巴蜀,獨爲匪民,是以命授六師,恭行天罰,今邊境乂清,方內無事,蓄力待時 ,並兵一向,而以蜀一州之衆,分張守備,難以禦天下之師,比年以來,曾無寧歲,征人勤瘁,難以當子來之民,此皆諸賢所共親見,誠能鑒茲成敗,邈然高蹈,投迹微子之蹤,橫身陳平之軌,則福同古人,慶流來裔。
晉孫惠爲東海王討成都王檄文曰 :穎稟性強暗,增崇位號,阿比奄官,專任孟玫,遂使恣睢,殺活由己,疾諫好讒,小人滿側,官以賄成,位以錢獲,囚以貨生,獄以幣解,百官卷舌,朝野隱伏,案穎之罪,書記未有 ,禍甚叔帶,逆隆魯桓,爲子則不孝,爲臣則不忠,爲弟則不順,爲主則不仁,四惡具矣,豺狼之性,有甚無悛。
晉庾闡爲郤鑒檄青州文曰:蓋天地有盈虛之期,皇代有盛衰之會,姬文至聖,猶西患昆夷,周室哲王,而北難獫狁,天步禍亂,有自來矣,是以石勒因曩者之弊,遇皇綱暫弛,遂陵跨神州,剪覆上國,二十餘載,毒流四海,人神含憤,天誅自滅,而石虎窮凶,襲其餘業,內肆豺狼之暴,外有無辜之禍,念諸文武百姓,同爲和氣之民,而不蒙太陽之施,奔波於海岱之間,逼迫於寇戎之手,行者窮征役 ,居者困重賦,死生契闊,良難爲心。
又檄李勢曰:告巴蜀士民,夫昏明代運,否終則泰,賢哲睹機以知變,不肖滅亡以取禍,昔者皇運中消,乾綱暫弛,耀[注]按當作曜,謂劉曜。勒窮凶,肆暴神州,李劉啓逆,竊逼岷川,翼以不才,任符分陝,未能仰宣皇恩,招攜以禮,而使三巴之民,制於犬羊之群,元元之命,懸於豺狼之口,所以假寐永歎,疾疢如首者也,凡百黎萌,秋毫不犯,檄到勉思良圖,自求多福,無使蘭艾同焚,永作鑒誡,信誓之明,有如皎日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