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五十三·治政部下
薦舉
《禮記》曰:趙文子所舉於晉國,管庫之士,七十有餘家,生不交利,死不屬其子焉。
《屍子》曰:人知用賢之利也,不能得賢,其何故也,夫買馬不論足力,以白黑爲儀,必無走馬矣,買玉不論美惡,以大小爲儀,必無良寶矣,舉士不論才,而以貴勢爲儀,則伊尹管仲不爲臣矣。
《說苑》曰:楚令尹虞丘子,舉孫叔敖,[注]說苑至公篇敖下有少焉虞丘子家幹法八字。執而戮之,虞丘子喜,入見於王,言孫叔敖果可使持政,奉國法而不党,施刑戮而不亂,可不謂公乎,莊王曰:夫子之賜也。
《呂氏春秋》曰:百里奚之未遇時,飯牛於秦,傅鬻以五羊之皮,公孫枝得之,獻諸繆公,三日,請屬事焉,公曰:買之五羊之皮而屬事,無乃爲天下笑乎,枝曰:信賢而任之,君之明也,讓賢而下之,臣之志也,境內將服,夫誰暇笑哉,遂用之,謀無不當,舉必有功。
《史記》曰:王稽使於魏,問鄭安平,魏有賢人可與俱西乎,安平曰:臣裏中有張祿先生,欲見君,言天下事,王稽知其是范睢也,乃載以入秦。
《漢書》曰:韓安國爲人多大略,所推舉皆廉士,賢於己者。
又曰:薛宣知翟方進有宰相器,深結之,方進竟代宣爲丞相,免二歲,方進薦宣明習文法,上徵宣,複爵。
又曰:何武爲人仁厚,好進士,稱人之善,爲楚內史,厚兩龔,在沛郡,厚兩唐,爲公卿,薦之朝廷,此人顯於世者,何侯力也。
漢雜事曰:辛慶忌爲酒泉太守,大將軍王鳳,薦慶忌正直仁勇,通於兵事,柱國石臣,鳳不宜久處其右,上乃複徵爲光祿大夫執金吾。
《東觀漢記》曰 :東平王蒼,薦吏吳良,上章以示公卿曰:蕭何[注]東觀漢記何下有舉字,此脫 。韓信,設壇即拜,不復考試,以良爲議郎。
又曰:杜林,字伯山,爲侍禦史,先與鄭興同寓隴右,乃薦之,上徵興爲大中大夫。
又曰:陳寵,字昭公,爲尚書,寵性純淑,周密重慎,時有所表薦,輒自手書削草。
《續漢書》曰:橋玄爲司空,轉司徒,素與南陽太守陳球有隙,及在公位,而薦球爲廷尉。
又曰:虞詡以左雄有忠節,上疏 ,薦之曰 :伏見議郎左雄,數上封事,實有王臣謇謇之節,宜擢在喉舌之官,必有匡弼之益,由是拜雄尚書。
《吳越春秋》曰:孫子者,吳人,名武,善爲兵法,僻隱幽居,世人莫知其能,子胥明於識人,乃薦孫子,吳王問以兵法,每陳一篇,王不覺口之稱善,事具人部嘯篇。《三輔決錄》曰:遊子殷爲郡功曹,有童子張既爲書佐,殷察異之,具設賓饌,以子楚讬之,後魏王以既爲雍州,時漢興郡闕,王以問既,既稱楚文武兼才,遂以爲漢興太守。
《魏志》曰:潁川盧志才,籌畫士也,早卒,太祖與荀彧書曰:自志才亡後,莫可與計事者 ,汝潁固多奇才,誰可以繼,彧薦郭嘉,召見,論天下事,太祖曰:使孤成大業者,必此人也,表爲司,空軍祭酒。
《吳志》曰:劉繇字正禮,兄岱,字公山,平原陶丘洪薦,欲令舉茂才,刺史曰:前年舉公山,奈何複舉正禮乎,洪曰:若明使君用公山於前,擢正禮於後,所謂禦二龍於長塗,騁騏驥於千里,不亦可乎。
王隱《晉書》曰:杜夷隱身不仕,鎮東軍司顧榮等,薦夷於相國府,元帝以爲儒林祭酒。
徐廣《晉紀》曰 :張華少自牧羊,而篤志好學,初爲縣吏,盧欽奇其才,數稱薦之。
【詔】魏明帝詔曰:世之質文,隨教而變,兵亂已來,經學廢絕,後生進趨,不由典謨,豈朕訓導未洽,將進用者不以德顯乎,其令郎吏學通一經,才任牧民,博士策試,擢其高第者亟用,其浮華不務道本者,皆罷退之。
梁任昉求薦士詔曰:夫進賢茂賞,蔽善明罰,前王盛則,鹹必由之,朕纂統鴻業,夤畏大寶,思用俊異,協贊雍熙,曆聽九工,物色輿皂,而白駒盈谷,長楚未刈,所以臨朝永歎,日昃伊佇,便可博詢卿士,各舉所知,將量才授能,擢以不次,庶同則哲之明,稱朕急賢之旨。
隨江總舉士詔曰:堯施諫鼓,禹拜昌言,求之異等,久著前冊,舉以滯淹,複聞昔典,斯乃治道之深規,帝王之切務,朕以寡昧,丕承洪緒,未明虛己,日旰興懷,萬機多紊,四聰弗達,思聞謇諤,采其默語,王公以下 ,各薦所知,傍詢管庫,爰及輿皂,一介有能,片言可用 ,朕親加聽覽,佇茲啓沃。
【表】後漢班固爲第五倫薦謝夷吾表曰:夷吾才兼四科,行包九德,奉法智察,有召公之風,居儉履約,紹公儀之操,雖密勿在公,身出心隱,不徇名以求譽,不馳騖以要寵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甍棟,宜當拔擢,使登鼎司,原乞骸骨,更授夷吾。
後漢蔡邕薦皇甫規表曰:昔孝文慍匈奴之事,思李牧於前代,孝宣忿奸猾之不散,舉張敞於亡命,論其武勞,則漢室之扞城,課其文德,則皇家之腹心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