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五十七·雜文部三
連珠
傅玄敘連珠,所謂連珠者,興於漢章帝之世,班固賈逵傅毅三子,受詔作之,而蔡邕張華之徒又廣焉,其文體辭麗而言約,不指說事情,必假喻以達其旨,而賢者微悟,合於古詩勸興之義,欲使歷歷如貫珠,易睹而可悅,故謂之連珠也,班固喻美辭壯,文章弘麗,最得其體,蔡邕似論,言質而辭碎,然旨篤矣,賈逵儒而不豔,傅毅有文而不典。
漢楊雄連珠曰:臣聞明君取士 ,貴拔衆之所遺,忠臣不薦,善廢格而所排,是以岩穴無隱,而側陋章顯也。
漢班固擬連珠曰:臣聞公輸愛其斧,故能妙其巧,明主貴其士,故能成其治。
臣聞良匠度見材而成大廈,明主器其士而建功業。
臣聞聽決價而資玉者,無楚和之名,因近習而取士者,無伯玉之功,故璵璠之爲寶,非駔儈之術也,伊呂之佐,非左右之舊。
臣聞鸞鳳養六翮以淩雲,帝王乘英雄以濟民,易曰:鴻漸于陸,其羽可以爲儀。
臣聞馬伏阜而不用,則駑與良而爲群,士齊僚而不職,則賢與愚而不分。
後漢潘勖擬連珠曰:臣聞媚上以布利者,臣之常情,主之所患,忘身以憂國者,臣之所難,主之所原,是以忠臣背利而脩所難,明主排患而獲所原。
魏文帝連珠曰:蓋聞琴瑟高張則哀彈發,節士抗行則榮名至,是以申胥流音於南極,蘇武揚聲於朔裔,蓋聞四節異氣以成歲,君子殊道以成名,故微子奔走而顯,比幹剖心而榮。
蓋聞駑蹇服禦,良樂咨嗟,鉛刀剖截,區冶歎息,故少師幸而季梁懼,宰嚭任而伍員憂。
魏王粲仿連珠曰:臣聞明主之舉也 ,不待近習,聖君用人,不拘毀譽,故呂尚一見而爲師,陳平烏集而爲輔。
臣聞記功志過,君臣之道也,不念舊惡,賢人之業也,是以齊用管仲而霸功立,秦任孟明而晉恥雪。
臣聞振鷺雖材,非六翮無以翔四海,帝王雖賢,非良臣無以濟天下。
臣聞觀於明鏡,則疵瑕不滯於軀,聽於直言,則過行不累乎身。
晉陸機演連珠曰:臣聞日薄星回 ,穹天所紀物,山盈川沖,厚地所以播氣,五行錯而致用,四時違而成歲,是以百官恪居,以赴八音之離,明君執契,以要克諧之會。
臣聞髦俊之才,世所希乏,丘園之秀,因時則揚,是以大人基命,不擢才於後土,明主幸與,不降佐於昊蒼。
臣聞祿放於寵,非隆家之舉,官私於親,非興邦之選,是以三卿世及,東國多衰弊之政,五侯並軌,西京有陵夷之運。
臣聞靈暉朝覯,稱物納照,時風夕灑,程形賦音,是以至道之行,萬類取足於世,大化既洽,百姓無匱於心。
臣聞鑒之積也無厚,而照有重泉之深,目之察也有畔,而眡周天壤之際,何則,應事以精不以形,造物以神不以器,是以萬邦凱樂,非悅鍾鼓之娛,天下歸仁,非感玉帛之惠。
臣聞智周通塞,不爲時窮,才經夷險,不爲勢屈,是以淩霄之羽,不求反風,曜夜之目,不思倒日。
臣聞利眼臨雲,不能垂照,朗璞蒙垢,不能吐輝,是以明哲之君,時有蔽壅之累,俊乂之臣,屢抱後時之悲。
臣聞因雲灑潤,則芳澤易流,垂風載響,則音徽自遠,是以德教俟物而濟,榮名緣時而顯。
臣聞弦有常音,故曲終則改,鏡無畜影,故觸形則照,是以虛己應物,必究千變之容,挾情適事,不觀萬殊之妙。
臣聞目無常音之察,耳無照景之神,故在乎我者,不殊之於己,存乎物者,不求備於人。
臣聞觸非其類,雖疾弗應,感以其方,雖微則順,是以商飈漂山,不興盈尺之雲,穀風垂條,必降彌天之潤,故闇於理者,唱繁而和寡,審乎物者,力約而功峻。
宋謝惠連連珠曰:蓋聞獻技者易忽,養德者難致,是以子張重趼,不獲哀公之祿,幹木偃息,不受文侯之位。
蓋聞機心難湛,不接異類,淳德易孚,可狎殊方,是以高羅舉而雲鳥降,海人萃而水禽翔。
蓋聞春蘭早芳,實忌鳴窸,秋菊晚秀,無憚繁霜,何則,榮乎始者易悴,貞乎末者難傷,是以傅長沙而志沮,登金馬而名揚。
蓋聞脩己知足,慮德其逸,竟榮昧進,志忘其審,是以飲河滿腸,而求安愈泰,緣木務高,而畏下滋甚。
宋顔延之范連珠曰:蓋聞夫履順則天地不違一物,投誠則神明可交,事有微而逾著,理有闇而必昭,是以魯陽傾首,離光爲之反舍,有鳥拂波,河伯爲之不潮。
共有0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