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十三·人部七
鉴诫
[注]鉴诫
《书》曰:兢兢业业,一日二日万机。
《易》曰:君子乾乾,夕惕若厉。
又曰:天道恶盈而福谦。
《尚书》曰:帝曰:来,禹,降水儆予,成允成功,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,不自满假,惟汝贤,汝惟不矜,天下莫与汝争能,汝惟不伐,天下莫与汝争功。
又曰:无稽之言勿听,弗询之谋勿庸。
又曰:玩人丧德,玩物丧志,不作无益害有益,功乃成,不贵异物贱用物,民乃足,犬马非其土性不畜,珍禽奇兽不育于国,不宝远物,则远人格,所宝惟贤 ,则迩人安,不矜细行,终累大德,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。
又曰:功崇惟志,业广惟勤,位不期骄,禄不期侈。
又曰:作德心逸日休,作伪心劳日拙,居宠思危。
又曰:戒慎无虞,冈失法度。
又曰:戒之用休,董之用威。
《毛诗》曰:惴惴小心,如临于谷。
又曰:殷鉴不远,在夏后之世。
《左传》曰:晋既胜楚,范宣子立於戎马之前曰:君幼,诸臣不佞,何以及此,天命不于常,有德之谓也。
又曰:祸福无门,唯人所召。
又曰:臧孙云,季孙之爱我,疾疹也,孟孙之恶我,药石也,美疹不如恶石,孟孙死,吾亡无日矣。
《礼记》曰:好田好女者,亡其国。
《孝经》曰:在上不骄,高而不危,所以长守贵也。
《论语》曰:君子有三戒,少之时,戒之在色,及其壮也,戒之在斗,及其老也,戒之在得。
又曰: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骄且吝,其馀不足观也。
太公《金匮》曰:武王问师尚父曰:五帝之戒,可得闻乎,师尚父曰:舜之居民上,矜矜如履薄冰,禹之居民上,栗栗如恐不满,汤之居民上,翼翼乎惧不敢息。
又曰:吾闻道自微而生,祸自微而成 ,《家语》曰:孔子去周,而老子送之曰:凡当世之士,聪明深察而死者,好议人者也,博辩宏大而危者,好发人之恶者也,孔子曰:敬奉教。
又曰:舟非水不行,水入舟没,民非君不治,民犯上则君危,故君子不可不严也。
又曰:颜回谓子路曰:力猛於德而得其死者,鲜矣,子慎诸。
又曰:以富贵而下人,何人不与 ,富贵而敬爱,何人不亲,发言不逆,可谓知言矣。
又曰:《曾子》曰:狎甚则简,庄甚则不亲,是故君子之狎足以交其劝,庄足以成礼而已矣。
《韩诗外传》曰:昔者禹以夏王,桀以夏亡,汤以殷王,纣以殷亡,故无常安之国,宜治之民,得贤则昌,不肖则亡,夫明镜所以照形也,往古所以知今也,鄙语曰:不知为吏,视已成事,前车覆,後车诫。
又曰:《曾子》曰:君子有三言,可实[注]韩诗外传二作贯。而佩也,一曰无内疏而外亲,二曰身不善而怨他人,三曰患已至而後呼天。
《战国策》曰:昔仪狄作酒而美,进之於禹,禹饮而甘之,遂疏仪狄绝旨酒,曰: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。
《管子》曰:齐桓公与管仲鲍叔牙甯戚四人饮,公曰:何不为寡人寿,鲍叔牙奉杯而起曰:使公无忘在莒,管仲无忘其束缚在鲁,甯戚无忘饭牛车下,公避席再拜。
鬻子曰:昔周公使康叔守殷,戒之曰:无煞不辜,宁失有罪,亦有无罪而见诛,无有有功而不赏,慎之。
《晏子》曰:君子居必择邻,游必就士,可以避患也。
又曰:其文好者身必剥,其角美者身见煞,甘泉必竭,直木必伐。
又曰:夫爵益高者意益下,官益大者心益小,禄益厚者施益博。
又曰:人之将疾,必先不甘粱肉之味,国之将亡,必先恶忠臣之语。
《孙卿子》曰:孔子对鲁哀公曰:君者,舟也,庶人者,水也,水则载舟,水则覆舟,君以此思危,则不危焉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