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·天部上
风
《尔雅》曰:四气和为通正,谓之景风,南风谓之凯风,东风谓之谷风,北风谓之凉风,西风谓之泰风。
《尚书》曰:休徵,曰圣,时风若。若 ,顺也,君能通理,则曰风顺时也。
又曰:周公居东二年,天大风,禾尽偃,大木斯拔,王启金縢之书,迎周公,天乃返风,禾尽起。
《左氏传》曰:六鶂退飞过宋都,风也。
《老子》曰:飘风不终朝,《毛诗》曰:习习谷风,以阴以雨。
又曰:终风且曀,终日而风为终风。
又曰:凯风自南,吹彼棘心,南风谓之凯风。
又曰:冬日烈烈,飘风发发。
《礼记》曰:立冬之日,东风解冻。
《礼稽命徵》曰:出号令,合民心,则祥风至。
《孝经援神契》曰:德至八方,则祥风至。
《尚书大传》曰:舜将禅禹,八风脩通。
又曰:成王时,越裳重译而来朝,曰:久矣天之无烈风迅雨,意中国有圣人乎。
《庄子》曰:列子御风而行,泠然,旬有五日而後反。
《国语》曰:海鸟爰居,止於鲁国东门之外,三日,展禽曰:今其有灾乎,是岁也,海多大风。
荆州星占曰:箕星一名舌,动则大风至。
《风俗通》曰:飞廉,风伯也,风师,箕星也。
《管公明传》曰:公明言树上已有少女微风,其雨应至矣,事具雨部。
周生《列子》曰:夫獦叶之风,不应八节。
《风土记》曰:六月则有东南长风,俗名黄雀,长风时,海鱼变为黄雀,因为名也。
括地图曰:奇肱氏能为飞车,从风远行,汤时,西风吹奇肱车至於豫州,汤破其车,不以示民,十年,西风至,乃复使作车,遣归,去玉门四万里。
《论衡》曰:儒者论太平瑞应,皆言五日一风,风不鸣条。
述征记曰:长安宫南有灵台,有相风铜乌,或云,此乌遇千里风,乃动。
《神仙传》曰:葛玄行,遇神庙,乘车不下,须臾,有大风逐玄,埃尘涨天,玄大怒曰:小邪敢尔,即举手指风,风便止。
刘欣期交州记曰:风母,出九德县,似猿,见人若惭,屈颈,打杀,得风还活。
《风俗通》曰:风或清明来久长,不摇树本枝叶,离地二三丈者,此有龙德在其下,风或清,不及地二三尺者,此君子之风。
《楚辞》曰:光风转蕙汎崇兰,事具草部。
又曰:弱弱兮秋风,洞庭波兮木叶下。
《十洲记》曰:炎州,在南海中,上有风生兽,似豹,青色,状如狸,以铁椎锻其头,数十下乃死,张其口向风,须臾而起。
【诗】晋庾阐江都遇风诗曰:天吴踊灵壑,将驾奔冥霄,飞廉振折木,流景登扶摇,洪川伫宿浪,跃水迎晨潮,仰眄蹙玄云,俯听聒悲飚。
梁简文帝咏风诗曰:飘飖散芳势,汎漾下蓬莱,传凉入镂槛,发气满瑶台,委禾周邦偃,飞鶂宋都回,亟摇故叶落,屡荡新花开,暂舞惊凫去,时送蕊香来,已拂巫山雨,何用卷寒灰。
梁孝元帝咏风诗曰:楼上起朝妆,风花下砌傍,入镜先飘粉,翻衫好染香,度舞飞长袖,传歌共绕梁,欲因吹少女,还捋拂大王。
梁刘孝绰咏风诗曰:弱,弱秋声,习习春吹,鸣兹玉树,焕此铜池,罗帷自举,袖衿乃披,惭非楚侍,滥赋雄雌。
梁王台卿咏风诗曰:侵望不可识,去来非有情,乍见珠帘卷,时觉洞房清,暂拂兰池上,淡玉尘生,一辨雄雌异,还恶庶人轻。
梁何逊咏风诗曰:可闻不可见,能重复能轻,镜前飘落粉,琴上响馀声。
梁庾肩吾咏风诗曰:宋地鶂飞初,湘川燕起馀,扫坛聊动竹,吹薤欲成书,苍梧洞犹在,合浦树应疏,阳乌一转翅,千里定非虚。
梁贺文摽咏春风诗曰:排帘动轻幔,汎水拂垂杨,本持飘落蕊,翻送舞衣香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