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十五·職官部一
諸王
漢書百官表曰:諸侯王高帝初置,金璽組綬。
蔡邕獨斷,漢制,皇子封爲王,其實諸侯也,周末諸侯或稱王,而漢天子自以皇帝爲稱,故以王號加之,總名諸侯王,法律家皆曰列侯,天子太社,以五色土爲壇,皇子封爲王者,受天子太社之土,以所封之方色,東方受青,南方受赤,他如其方色,藉以白茅,歸國以立社,故謂之茅土。
《賈誼書》曰:高帝瓜分天下,以王有功之臣,反者如蝟毛而起,高皇帝以爲不可制,故削去不義諸侯,空其國,擇良日,立諸子洛陽上東門外,諸子畢王,而天下乃安。
《漢書》曰:楚元王交,高帝弟,自帝即位,交與盧綰,常侍上,出入臥內,傳語言諸內事隱謀,文帝尊寵元王子,爵比皇子。
又曰:初楚元王敬禮申公等,穆生不嗜酒,元王每置酒,嘗爲穆生設醴。
又,齊悼惠王肥,高帝子,食七十餘城,諸民能齊言者,皆與齊。
又,梁孝王,文帝竇皇后少子,愛之,孝王築東苑,方三百里,得賜天子旌旗,從千乘萬騎,出稱警,入言蹕,擬於天子,招延四方豪傑,自山東遊士,莫敢不至。
又,河間獻王德,景帝子,修學好古,從民得善書,必爲好寫與之,留其真,如金帛賜以招之,由是四方道術之人,不遠千里,或有先祖舊書,多奉以奏獻王者,故得書與漢等,被服儒術,造次必於儒者,武帝時,獻王來朝,獻雅樂,對三雍宮及詔策所問三十餘事,其對推道術而言,得事之中。
又,魯共王,景帝子,好治宮室苑囿狗馬,王初壞孔子舊宅,以廣其居,聞鍾磬琴瑟之聲,遂不敢壞,於其壁中,得古文經傳。
又,淮南王安,爲人好書鼓瑟,不喜弋獵狗馬馳騁,亦欲以行陰德,拊循百姓,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,作爲內書三十一篇,外書甚衆。又有中篇八卷,言神仙黃白之術。
又,淮陽憲王欽,宣帝子,好經書法律,聰達有才,帝甚愛之,數嗟歎憲王曰:真我子也。
《東觀漢記》曰:東平王蒼,少有孝友之質,寬仁弘雅,帝即位,詔以爲驃騎將軍,位在三公上,四年,蒼上疏原朝,上以王觸寒涉道,使中謁者賜乘輿豹裘,蒼到洛陽,使鴻臚持節郊迎,引入,不在贊拜之位,升殿乃拜,上親答拜,諸王歸國,上特留蒼,八月飲酎畢,大鴻臚奏遣蒼發,上親臨送流涕,賞賜以億萬數。
又,明帝詔書示諸國曰:詔問東平王蒼,處家何等最樂,王對曰:爲善最樂,帝曰:其言甚大,副其腰腹,蒼美鬢髯,腰帶八赤二寸。
又,北海靖王興,每朝廷有異政,京師雨澤,秋稼好醜,輒驛馬下興,其見親重如此。
又,廣平鉅鹿樂成王在邸,入問起居,車馬鞍勒皆純黑,無金銀采飾,馬不逾六尺,於是以白太后,即賜錢各五百萬。
《魏志》曰:鄧哀王沖,字蒼舒,少聰察岐嶷,生五六歲,智意所及,有若成人,孫權曾致巨象,太祖欲知其斤重,訪之群下,咸莫能出其理,沖曰 :置象大舡之上 ,而刻其所至,稱物所以載之,則斤可知矣,太祖大悅,即施行焉,時軍國多事,用刑嚴重,太祖馬鞍在庫,而爲鼠所齧,庫吏懼必死,沖謂曰:待三日中,然後自歸,沖於是以刀穿單衣,如鼠齧者,謬爲失意,貌有愁色,太祖問之,沖對曰:世俗以爲鼠齧衣者,其生[注]《太平禦覽》九百十一作主。不吉 ,今單衣見齧,是以憂戚,太祖曰:此妄言爾,無所苦也,俄而庫吏以齧鞍聞,太祖大笑曰:兒衣在側尚齧,況鞍懸柱乎,一無所問。
又曰:中山恭王袞,少好學,生十餘歲,能屬文,每讀書,文學左右,常恐以精力爲患,數諫止之,然性所樂,不能廢也,文學防輔相與言曰:受詔察公 ,舉錯有過,當奏,及善,亦宜以聞,遂共表稱,陳袞美 ,袞聞之大驚,責讓文學曰:修身自守,常人之行耳,而諸君乃以上聞,是適所以增其負累也。
又,任成[注]《太平禦覽》一百五十一作城。威王彰,字子文,少善射,禦力過人,手格猛獸 ,不避險阻,數從征伐,志意慷慨,太祖常折之曰:汝不念讀書,慕聖道,而好乘馬擊劍,此一夫之用,何足貴也,彰謂左右曰:大丈夫一爲衛霍,將十萬騎,馳沙漠,驅戎狄 ,立功建號爾,何能作博士耶。
又,陳思王植,字子建,年十餘歲,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,能屬文,太祖常視其文,謂植曰:汝倩人爾,植跪曰:言出爲論,下筆成章,頗[注]太平禦覽一百五十一作顧。當面試,奈何倩人,時鄴銅爵台新成,太祖悉將諸子登臺,使各爲賦,植援筆立成,可觀,太祖甚異之。
王隱《晉書》曰:齊王攸,學不倦,借人書,皆爲治護時還,有水旱,則出租秩加賦,以賑國人 ,須豐年,乃收入本直,太康三年,詔攸當出方嶽,遂撫其國,加都督青州,增封濟南郡,德[注]《太平禦覽》一百五十一晉書作備。物典策,軒懸之樂,六佾之舞,賜金鉞朝車乘輿之副。
又,安平獻王孚,世祖受禪爲太宰 ,四年正會,上見太宰,身執子孫之禮,輿車上殿,上於阼階下迎拜,王既坐,上又親奉上壽,孚雖見尊寵,而常有戚容,獻王一門三世,同時十人封王,二人世子父,位極人臣,子孫咸居大官,出則旌旗節鉞,入則貂蟬袞冕,自公族之寵,未始有也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