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六十四·居處部四
廬
《周官》曰:凡國野之道,十裏有廬,廬有飲食。
《漢書》曰:武帝詔嚴助,居厭承明之廬。
《東觀漢記》曰:耿純率宗族歸光武,時郡國多降邯鄲,純兄歸燒宗家廬舍,上以問純 ,純曰:恐宗人賓客,卒有不同,故焚燒廬舍,絕其反顧之望,上大笑。
又曰:承宮少孤,年八歲,爲人牧豬,鄉里徐子明春秋,授諸生數百人,宮過其廬下,見諸生講,好之,因亡其豬而聽經,豬主怪其不還,行求索,見宮,欲笞之,門下生共禁,乃止,《魏志》曰:管甯聞公孫度令行於海外,遂至遼東 ,度虛館以俟之,既往見度,乃廬於山下,時避難者多居郡南,而寧居北,示無遷志。
皇甫謐《高士傳》曰:世莫知焦先所出,或言生漢末,無父母兄弟,見漢衰,乃不言,常結草爲廬,冬夏袒露,垢汙如泥,後野火燒其廬,先因露寢,遭大雪,先袒臥不移,人以爲死,就視如故。
洛陽故宮名曰:侍中廬,在南宮中。
【碑】後漢張超靈帝河間舊廬碑曰:赫赫在上,陶唐是承,繼德二祖,四宗是憑,上納鑒乎羲農,中結軌乎夏商,元首既明,股肱惟良,乃因舊宇,福德所基,修飾經構,農隙得時,樹中天之雙闕,崇冠山之華堂,通樓閑道,丹階紫房,金窗鬱律,玉璧內璫,青蒲充庖,朱草棲箱,川魚踴躍,雲鳥舞翔,煌煌大漢,含德乾綱,體效日月,驗化陰陽,格於上下,震暢八荒,三光宣曜,四靈效祥,天其嘉享,豐年穰穰,騶虞奏樂,鹿鳴薦觴,二祝致告,福祿來將 ,永保萬國,南山無量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