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论语集注

作者:朱熹   发表时间:2025-04-05 12:37

论语集注卷九

阳货第十七凡二十六章


  阳货欲见孔子,孔子不见,归孔子豚。孔子时其亡也,而往拜之,遇诸涂。归,如字,一作馈。阳货,季氏家臣,名虎。 尝囚季桓子而专国政。欲令孔子来见己,而孔子不往。货以礼, 大夫有赐于士,不得受于其家,则往拜其门。故瞰孔子之亡而 归之豚,欲令孔子来拜而见之也。谓孔子曰 :“来!予与尔言。” 曰:“怀其宝而迷其邦,可谓仁乎?”曰:“不可。”“好从事而 亟失时,可谓知乎?”曰:“不可。”“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。” 孔子曰 :“诺。吾将仕矣。”好、亟、知,并去声。怀宝迷邦, 谓怀藏道德,不救国之迷乱。亟,数也。失时,谓不及事几之 会。将者,且然而未必之辞。货语皆讥孔子而讽使速仕。孔子 固未尝如此,而亦非不欲仕也,但不仕于货耳。故直据理答之, 不复与辩,若不谕其意者。阳货之欲见孔子,虽其善意,然不 过欲使助己为乱耳。故孔子不见者,义也。其往拜者,礼也。 必时其亡而往者,欲其称也。遇诸涂而不避者,不终绝也。随 问而对者,理之直也。对而不辩者,言之孙而亦无所诎也。杨 氏曰:“扬雄谓孔子于阳货也,敬所不敬,为诎身以信道。非 知孔子者。盖道外无身,身外无道。身诎矣而可以信道,吾未 之信也。”

  子曰 :“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。”此所谓性,兼气质而言者也。气质之性,固有美恶之不同矣。然以其初而言,则皆不 甚相远也。但习于善则善,习于恶则恶,于是始相远耳。程子 曰:“此言气质之性。非言性之本也。若言其本,则性即是理, 理无不善,孟子之言性善是也。何相近之有哉?”

  子曰 :“唯上知与下愚不移。”知,去声。此承上章而言。人之气质相近之中,又有美恶一定,而非习之所能移者。程子 曰“人性本善,有不可移者何也?语其性则皆善也,语其才则 有下愚之不移。所谓下愚有二焉:自暴自弃也。人苟以善自治, 则无不可移,虽昏愚之至,皆可渐磨而进也。惟自暴者拒之以 不信,自弃者绝之以不为,虽圣人与居,不能化而入也,仲尼 之所谓下愚也。然其质非必昏且愚也,往往强戾而才力有过人 者,商辛是也。圣人以其自绝于善,谓之下愚,然考其归则诚 愚也。”或曰:“此与上章当合为一,子曰二字,盖衍文耳。”

  子之武城,闻弦歌之声。弦,琴瑟也。时子游为武城宰,以礼乐为教,故邑人皆弦歌也。夫子莞尔而笑,曰:“割鸡焉 用牛刀?”莞,华版反。焉,于虔反。莞尔,小笑貌,盖喜之 也。因言其治小邑,何必用此大道也。子游对曰 :“昔者偃也 闻诸夫子曰:‘君子学道则爱人,小人学道则易使也。’”易, 去声。君子小人,以位言之。子游所称,盖夫子之常言。言君 子小人,皆不可以不学。故武城虽小,亦必教以礼乐。子曰: “二三子!偃之言是也。前言戏之耳。”嘉子游之笃信,又以 解门人之惑也。治有大小,而其治之必用礼乐,则其为道一也。 但众人多不能用,而子游独行之。故夫子骤闻而深喜之,因反 其言以戏之。而子游以正对,故复是其言,而自实其戏也。

  公山弗扰以费畔,召,子欲往。弗扰,季氏宰。与阳货共执桓子,据邑以叛。

  子路不说,曰:“末之也已,何必公山氏之之也。”说,音悦。末,无也。言道既不行,无所往矣,何必公山氏之往乎? 子曰 :“夫召我者而岂徒哉?如有用我者,吾其为东周乎?” 夫,音扶。岂徒哉,言必用我也。为东周,言兴周道于东方。 程子曰 :“圣人以天下无不可有为之人,亦无不可改过之人, 故欲往。然而终不往者,知其必不能改故也。”

  子张问仁于孔子。孔子曰:“能行五者于天下,为仁矣。”请问之。曰 :“恭、宽、信、敏、惠。恭则不侮,宽则得众, 信则人任焉,敏则有功,惠则足以使人。”行是五者,则心存 而理得矣。于天下,言无适而不然,犹所谓虽之夷狄不可弃者。 五者之目,盖因子张所不足而言耳。任,倚仗也,又言其效如 此。张敬夫曰 :“能行此五者于天下,则其心公平而周遍可知 矣,然恭其本与?”李氏曰 :“此章与六言、六蔽、五美、四 恶之类,皆与前后文体大不相似。”

  佛肸召,子欲往。佛,音弼。肸,许密反。佛肸,晋大夫赵氏之中牟宰也。子路曰 :“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:‘亲于其 身为不善者,君子不入也。’佛肸以中牟畔,子之往也,如之 何!”子路恐佛肸之浼夫子,故问此以止夫子之行。亲,犹自 也。不入,不入其党也。子曰 :“然。有是言也。不曰坚乎, 磨而不磷;不曰白乎,涅而不缁。磷,力刃反。涅,乃结反。 磷,薄也。涅,染皁物。言人之不善 ,不能浼己 。杨氏曰: “磨不磷,涅不缁,而后无可无不可。坚白不足,而欲自试于 磨涅,其不磷缁也者 ,几希 。”吾岂匏瓜也哉 ?焉能系而不 食?”焉,于虔反。匏,瓠也。匏瓜系于一处而不能饮食,人 则不如是也。张敬夫曰:“子路昔者之所闻,君子守身之常法。 夫子今日之所言,圣人体道之大权也。然夫子于公山佛肸之召 皆欲往者,以天下无不可变之人,无不可为之事也。其卒不往 者,知其人之终不可变而事之终不可为耳。一则生物之仁,一 则知人之智也。”

  子曰 :“由也,女闻六言六蔽矣乎?”对曰:“未也。”女,音汝,下同。蔽,遮掩也。“居!吾语女。语,去声。○ 礼:君子问更端,则起而对。故孔子谕子路,使还坐而告之。 好仁不好学,其蔽也愚;好知不好学,其蔽也荡;好信不好学, 其蔽也贼;好直不好学,其蔽也绞;好勇不好学,其蔽也乱; 好刚不好学,其蔽也狂。”好、知,并去声 。六言皆美德,然 徒好之而不学以明其理,则各有所蔽。愚,若可陷可罔之类。 荡,谓穷高极广而无所止。贼,谓伤害于物。勇者,刚之发。 刚者,勇之体。狂,躁率也。范氏曰 :“子路勇于为善,其失 之者,未能好学以明之也,故告之以此。曰勇、曰刚、曰信、 曰直,又皆所以救其偏也。”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