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心录之六 续编二
(四)
所谓良知,即孟子所谓 :“是非之心,知也”。是非之心,人孰无有?但不能致此知耳。能致此知,即所谓充其是非之心,而知不可胜用矣。来书既云“良心发见 ”,而复云“不能辨理欲于疑似之间 ”,则所谓“良心发见”者果何物耶?
“知行合一”之说,专为近世学者分知行为两事,必欲先用知之之功而后行,遂致终身不行,故不得已而为此补偏救弊之言。学者不能著体履,而又牵制缠绕于言语之间,愈失而愈远矣。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,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。足下但以此语细思之,当自见,无徒为此纷纷也。
所寄《答明公语 》,颇亦无失。若见未莹澈,而辄有论议,反以晦道,不若此说之浑成,不失为真实语也。
令弟归,草草不另。意惟勉学不怠,以慰所期。无次。
守仁拜手
道通秋元道契文侍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