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心录之一 文录一
答王虎谷 辛未
承示:别后看得一性字亲切。孟子云 :“尽其心者,知其性也;知其性 ,则知天矣 。”此吾道之幸也,喜慰何可言!“弘毅”之说极是。但云“既不可以弃去,又不可以减轻;既不可以住歇,又不可以不至 ”,则是犹有不得已之意也。不得已之意与自有不能已者,尚隔一层。程子云 :“知之而至,则循理为乐,不循理为不乐 。”自有不能已者,循理为乐者也。非真能知性者未易及此。知性则知仁矣。仁,人心也。心体本自弘毅,不弘者蔽之也,不毅者累之也。故烛理明则私欲自不能蔽累;私欲不能蔽累,则自无不弘毅矣。弘非有所扩而大之也,毅非有所作而强之也,盖本分之内 ,不加毫末焉 。曾子“弘毅”之说,为学者言,故曰“不可以不弘毅”,此曾子穷理之本,真见仁体而后有是言。学者徒知不可不弘毅,不知穷理,而惟扩而大之以为弘,作而强之以为毅,是亦出于一时意气之私,其去仁道尚远也。此实公私义利之辩,因执事之诲而并以请正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