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旧唐书

作者:   发表时间:2025-04-05 10:21

目录

志第二十 地理三

淮南道六 江南道七 陇右道八


  淮南道

  扬州大都督府隋江都郡。武德三年,杜伏威归国,于润州江宁县置扬州,以隋江都郡为兗州,置东南道行台。七年,改兗州为邗州。九年,省江宁县之扬州,改邗州为扬州。置大都督,督扬、和、滁、楚、舒、庐、寿七州。贞观十年,改大都督为都督,督扬、滁、常、润、和、宣、歙七州。龙朔二年,升为大都督府。天宝元年,改为广陵郡,依旧大都督府。乾元元年,复为扬州。自后置淮南节度使,亲王为都督,领使;长史为节度副大使,知节度事。恆以此为治所。旧领县四:江都、六合、海陵、高邮、户二万三千一百九十九,口九万四千三百四十七。天宝领县七,户七万七千一百五,口四十六万七千八百五十七。在京师东南二千七百五十三里,至东都一千七百四十九里。

  江都汉县,属广陵国。隋为江都郡。武德三年,改为兗州,七年改为邗州,九年改为扬州都督府,皆以江都为治所

  江阳贞观十八年,分江都县置,在郭下,与江都分理

  六合汉堂邑县,属临淮郡。晋置秦郡,北齐为秦州,后周为方州,隋改为兗州。武德七年,复为方州,置六合县。又分六合置石梁县。贞观元年,省方州,并石梁入六合,属扬州。

  海陵汉县,属临淮郡。至隋,属南衮州。武德二年,属扬州,景龙二年,分置海安县。开元十年省,并入海陵

  高邮汉县,属广陵国,至隋不改。武德二年,属兗州。州改,仍旧

  扬子永淳元年,分江都县置

  天长天宝元年,割江都、六合、高邮三县地置千秋县,天宝七载,改为天长。

  楚州中隋江都郡之山阳县。武德四年,臧君相归附,立为东楚州,领山阳、安且、盐城三县。八年,废西楚州,以盱眙来属,仍去“东”字。天宝元年,改为淮阴郡。乾元元年,复为楚州。旧领县四,户三千三百五十七。口一万六千二百六十二。天宝领县五,户二万六千六十二,口十五万三千。在京师西南二千五百一里,至东都一千六百六十里。

  山阳汉射阳县地,属临淮郡。晋置山阳郡,改为山阳县。武德四年,置东楚州。八年,去“东”字,治于此县。县东南有射阳湖

  盐城汉盐渎县地,属临淮郡。久无城邑,隋末,韦彻于此置射州,立射阳、安乐、新安三县。武德四年归国,因而不改。七年,废射州及三县,置盐城县于废射州,仍属楚州

  盱眙汉县,属临淮郡。武德四年,置西楚州。置总管,管东楚、西楚。领盱眙一县。八年,废西楚州,以盱眙属楚州。宝应汉平安县,属广陵国。武德四年,置仓州,领安宜一县。七年,州废,县属楚州。肃宗上元三年建巳月,于此县得定国宝十三枚,因改元宝应,仍改安宜为宝应

  淮阴乾封二年,分山阳县置于隋旧废县。

  滁州下隋江都之清流县。武德三年,杜伏威归国,置滁州,又以扬州之全椒来属。天宝元年,改为永阳郡。乾元元年,复为滁州。旧领县二,户四千六百八十九,口二万一千五百三十五。天宝领县三,户二万六千四百八十六,口十五万二千三百七十四。在京师东南二千五百六十四里,至东都一千七百四十六里。

  清流汉全椒县地,属九江郡。梁置南谯州,居桑根山之朝阳,在今县西南八十里南谯州故城是也。北齐自南谯故城经治于此新昌郡城,今州治是也。隋改南谯为滁州,后废。武德三年复置,皆治于清流县

  全椒汉旧县名。梁北谯郡,又改为临滁郡。隋改为滁县,炀帝复为全椒。永阳景龙二年,分清流县置。

  和州隋历阳郡。武德三年,杜伏威归国,改为和州。天宝元年,改为历阳郡。乾元元年,复为和州。旧领县二,户五千七百三十,口三万三千四百一。天宝领县三,户二万四千七百九十四,口十二万一千一十三。在京师东南二千六百八十三里,至东都一千八百一十一里。

  历阳汉县,属九江郡。东晋置历阳郡。宋为南豫州,北齐置和州。隋为历阳郡。国初,复为和州。皆治此县

  乌江汉东城县之乌江亭,属九江郡。北齐为密江郡,陈为临江郡,后周为问江郡,隋为乌江郡,县皆治此

  含山武德六年置,八年废。长安四年复,为武寿县。神龙元年,复为含山。

  濠州下隋为钟离郡。武德三年,改为濠州。又改临濠为定远县,化明为招义县。领钟离、涂山、定远、招义四县。武德四年,省涂山入钟离。天宝元年,改为钟离郡。乾元元年,复为濠州。旧领县三,户二千六百六十,口一万三千八百五十五。天宝,户二万一千八百六十四,口十万八千三百六十一。在京师东南二千一百五十里,至东都一千三百一十三里。

  钟离汉县,属九江郡。晋、宋、齐、梁,置徐州。隋初为濠州,炀帝复为钟离郡。武德三年,置濠州。皆治于此。武德七年,省涂山县并入

  定远汉曲阳县地,属九江郡。隋置定远县

  招义汉淮陵县地,属临淮。宋置济阴郡。武德七年,改为招义。

  庐州上隋庐江郡。武德三年,改为庐州,领合肥、庐江、慎三县。七年,废巢州为巢县来属。天宝元年,改为庐江郡。乾元元年,复为庐州,自中升为上。旧领县四,户五千三百五十八,口二万七千五百一十三。天宝领县五,户四万三千三百二十三,口二十万五千三百九十六。在京师东南二千三百八十七里,至东都一千五百六十九里。

  合肥汉县,属九江郡。旧县在北。夏水出城父东南,至此与肥水合,故曰合肥。梁置合州,隋初为庐江郡,皆治此县

  慎汉逡遒县,属九江郡。古城在今县南。隋为慎县

  巢汉居巢县,属庐江郡。隋为襄安县。武德三年,置巢州,分襄安立开城、扶阳二县。七年,废巢州及开城、扶阳二县,改襄安为巢县,属庐州

  庐江汉郡名。汉龙舒县地,属庐江郡。梁置湖州,隋复旧也

  舒城开元二十三年,分合肥、庐江二县置,取古龙舒县为名。

  寿州中隋为淮南郡。武德三年,杜伏威归国,改为寿州。七年,置都督府,督寿、蓼二州,领寿春、安丰、霍丘三县。贞观元年,废都督府,又以废霍州之霍山县来属。天宝元年,改为寿春郡,又置霍山县。乾元元年,复为寿州。旧领县四,户二千九百九十六,口一万四千七百一十八。天宝领县五,户三万五千五百八十二,口十八万七千五百八十七。在京师东南二千二百一十七里,至东都一千三百九里。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